青春期男孩叛逆怎么辦?青春期男孩叛逆怎么辦?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非常關鍵,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什么心理問題,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青少年的叛逆期,孩子的身心都發生著變化,家長不能盲目地“對癥下藥”,要有耐心,多理解,多溝通。
孩子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出現不同的叛逆行為,這時候父母要懂得“套路”,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離開父母“寬以待”。
一、什么是“叛逆期”?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種種行為表現為:不愿意聽從父母的建議,并且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一說就炸毛,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
對此,家長要了解孩子的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尊重孩子,與孩子做朋友
孩子的內心想法和自己是不一樣的,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總是習慣性的去否定孩子的想法。
其次,父母與孩子做朋友,孩子做錯事,父母也不要馬上指出來,可以先了解情況,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遇到難題,但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心無力,教了很多遍還是不會,那么就可以先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不會做這道題,那么父母可以讓孩子去查閱資料,把難題都過完,孩子在思考,父母也在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孩子對問題的解決,就會有了更多的掌控感,也會減少逆反心理的產生。
3、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孩子好勝心,誰都想贏,父母們可別讓孩子輸得起,多鼓勵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不會覺得“原來自己怎么都能做不好”,而是會更加自信。
結局就是,孩子在失敗的時候,父母的鼓勵他們更加的勇敢,可以保持自己前進的動力。父母們多給孩子一些鼓勵,鼓勵孩子們會獲得更多的自信心,更加的有勇氣。
4、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認可,作為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不考慮孩子的能力。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錯誤,更不要總是跟孩子說對不起,家長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找到自己的“真我”,遇到問題,放棄難題也要學會求助別人。
5、懂得感恩,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感恩,讓孩子多去感受父母的愛。多去感受父母的付出,如果孩子有什么幫助的,父母就應該讓孩子給予充分的回報,這樣孩子會感激父母的關愛,孩子也會感恩父母的付出,讓孩子更加懂得回饋父母的愛。
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父母的不易不是理所當然的,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教育孩子去引導。
我們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也要教給孩子要學會感恩。只有真正的學會感恩,孩子才能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學會感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有一句話說,人要為別人的不幸遭遇而不感到痛苦。我覺得,感恩是一種長輩對年輕人的保護,是一種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只要用愛做基礎,一份高尚的品質,完全可以在平凡中實現。
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感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不要總是把孩子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進行比較,總是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想法去認識自己。
此外,家長可以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試著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有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內心才會更加安定,情緒更加平穩。
3、孩子性格中“敏感”的部分
性格中“敏感”的部分就是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有著明顯的感知能力,孩子在幼兒時期的這個階段就是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孩子模仿父母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這也會影響孩子對于情緒的敏感度,導致孩子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
愛哭的孩子通常也很少流露自己的情緒,對于情緒的表達能力也很差,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只會大哭,這個時候就會讓家長們十分的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緒比較敏感的話,家長們不要過于擔心,這畢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孩子情緒比較敏感的話,他們就會慢慢的發展出更加的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在哭的時候,往往就會很焦慮,有些家長會直接就說,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這種哭是在浪費時間,并且是在浪費時間,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孩子的情緒管理呢?
第一,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把他們的情緒發展出來
,比如說,我家孩子最近就喜歡上了繪畫,每次畫完之后,他就會興致勃勃的在房間里面畫,畫完之后,我也會讓他爸爸畫一幅畫一幅,就算畫完之后,你還要看,我覺得這樣子真是太有趣了,現在他的畫,我也是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