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是指,人的一生中12-18歲這個階段所經歷的心理發展過程。
是指,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身體的生長發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看法、世界觀和價值觀,很多時候也以自己為中心,把他人看作什么,然后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到父母的“情感忽視”,當他的需求無法得到父母的理解時,他就會去用別的方式來尋找心理平衡。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會把自己內心的憤怒發泄出來,或者將內心的壓抑通過另一種方式發泄出來,孩子在感到舒服的同時,還會表現出對父母的不滿,內心非常壓抑。
當然這樣的孩子,大多也會受到父母的忽視,但是,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及時幫孩子疏導情緒,給予回應,相信孩子一定會對父母充滿信心,產生安全感。
3、教會孩子“情緒調節”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好的調節情緒的方法。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多些理解和耐心,而不是一味指責。
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愛護時,他們才會變得開心快樂,變得喜歡表達自己的情緒。
父母也要學會克制,懂得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消化吸收,孩子只有在這樣的交流之下,才能夠養成良好的性格。
4、教會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生活中,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要學會接受“輸”這一事實。我們贏了是喜劇,輸了才是大禍臨頭。
告訴孩子,無論輸贏,都要勇敢地接受這個現實,一次失敗不代表什么。我們要勇敢地接受這個現實,不能有逃避現實的想法,這是學習的好機會。
如果不允許他失敗,他就無法面對失敗。如果放任他,他就永遠都學不會面對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是人生之母。
孩子輸了就得接受失敗,沒有成長的機會,注定永遠都不會成功。
在孩子輸了的時候,需要父母幫助他找到正確的方式來彌補,這才是真正的“輸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