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怎么辦
家長能做什么
對孩子來說,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這個階段的孩子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主要表現為:
(1)和父母頂嘴,不理睬父母,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2)以自我為中心,愛說“不”;
(3)想要什么玩具,都說不;
(4)自私、任性,不講道理;
(5)脾氣暴躁,蠻不講理;
(6)總是不兌現諾言,各種破壞行為;
……
俗話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都非常的寬容,在孩子不聽話時,我們是不是也會忍不住內心“氣急敗壞”,覺得“這孩子是怎么越來越不聽話”呢?
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有的時候正是因為家長的縱容,而孩子變成了“熊孩子”。面對孩子的種種“熊”,很多家長難免會怒火中燒,但有的時候還是要學會控制情緒。
家長可以利用“明日計劃”法則,讓孩子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起床困難戶”就會變成“起床困難戶”。
“起床困難戶”的孩子,基本都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導致孩子早上起床困難戶太多,家長也要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相應的改變。
家長應該如何改變孩子的“起床困難戶”
孩子起床困難戶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里沒有人督促,孩子能夠主動去上學,按時完成作業,家長沒有及時提醒。有些孩子放學回家后就開始玩游戲,或者寫作業到半夜,孩子都沒有寫完作業,這時候孩子也是心不在焉的,還會抱怨作業多,沒有人催他,要是家長催他就更煩了。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上學之后沒有養成規律的作息規律,導致孩子每天早上起不來床就不想去上學。
家長也要從孩子的作息習慣中發現他們的問題,一般會出現早上起床困難戶,或者是上學之前狀態不佳,甚至是鬧鐘特別響的情況,這種情況,家長要幫助孩子調整。孩子在學校中沒有養成規律的作息,第二天上學的時候自然會精神不好,精神狀態也會不好,上課的效率也會更低,容易走神。
孩子在家的這段時間,孩子的學習習慣基本上都是在家養成的,但是到了學校之后,需要孩子在學校的時候才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孩子在家的這段時間里,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的作息時間、心理狀態、性格問題等等很多問題,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跟老師溝通,更應該馬上解決,因為一旦孩子從學校回到家里,就不再是一個人面對他父母了,那么這個時候孩子的性格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而這種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一方面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孩子長大以后會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另一方面也會影響他的家庭關系。
其實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地跟老師溝通,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情況。在學校里,首先要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