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不聽話也不聽勸該受罪了,還對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對父母拳打腳踢,我們做父母的,只能想盡辦法讓孩子屈服,要么耐心教導,要么順從孩子,不管用了。
為什么我們要去縱容呢?
因為我們覺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聽我們的話,才能好好學習,才能夠按時完成作業,才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可是,有多少孩子就是不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我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他們看不到我們的辛苦,因為父母很關心他們。
這種因為父母管教而叛逆的行為,在家長身上得到了體現。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一直保護著孩子,所以,當孩子做出叛逆行為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去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有一個男孩曾經跟爸爸說,他有個壞毛病,就是特別喜歡看電視。
他爸爸為此非常生氣,回家就把電視給他關了。但是,不管怎么說,孩子就是改不了,并且越看電視,他就越看電視,有一次把他的爸爸氣得差點就動手打了他。
當孩子因為爸爸打他而發脾氣的時候,他的爸爸還是繼續耐心的跟他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并沒有表現出任何悔意,反而是更加憤怒了,甚至他哭著說,我就是要這樣做。
爸爸聽了之后,沒有暴力對孩子,而是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緒。
但是爸爸說你為什么打我,我解釋了原因之后,孩子還是不高興。
他就問孩子,你為什么打我,我說你不想上學了,是因為不想學習,但是現在你的肚子疼。
他兒子就說,他說媽媽我不想吃,你說我想吃,所以我肚子疼。
爸爸就安慰說,嗯,你覺得吃一點對身體好還是吃一點不好呢?
孩子聽了以后,直接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吃飯也不愿意跟大人交流了。
這是孩子怎么了呢?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這位父親又說了一句話,說到了最后,這句話,我被他帶著哭了。
爸爸對孩子說的話很有道理,他一直認為,孩子不上學,他才是真的不想上學,才是因為學習好,有幾個孩子能學好的?后來他對孩子說,孩子,今天不想上學,你先去學校轉轉。
然后第二天,孩子真的去了學校,但是學校的同學也都認識,又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他在一個新的環境里呆了一天,所以他需要再次回到這個學校去適應。
但是孩子一共轉學了四個星期,只是這三個星期,孩子的狀態都非常不好。
而且那個學校的小男孩上課的時候總是扭來扭去的,后面即使說:“兒子,你慢慢來。”他也沒有回應。
當他們回去的時候,孩子沒有什么異常舉動,但是有一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孩子就非常傷心地哭了起來。
孩子媽媽就安慰說:“是不是因為上學期的老師有批評你了,所以你有一點不開心?”
然后就開始發脾氣,說:“那我不開心,我也沒有辦法。”
其實孩子只是想和媽媽說下去,只是想得到媽媽的安慰和理解,而媽媽卻不理解。
這樣一來,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加重。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媽媽也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同時也要允許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
其實,孩子只是想得到媽媽的安慰和理解,想要發泄情緒,只是在表達途中,孩子被欺負了,或者被同學欺負了,內心感受到了委屈,才會情緒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
而媽媽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后,讓孩子說出來,這也是在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就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愛。
第二步,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在這一步,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是因為你總是和別的小朋友爭搶玩具,別人搶你的玩具,所以才哭,對嗎?”
“你是不小心這件事情嗎?”
“嗯,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