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孩子的叛逆,也是很多父母面對教育叛逆孩子的“難題”。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學壞了怎么辦,該怎么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份解決孩子叛逆的底層邏輯。
父母想讓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擺脫叛逆,就要了解孩子叛逆的底層邏輯。這個邏輯很多父母都不陌生。
什么是底層邏輯?
就是“我想要……”,要干嘛就得干嘛,我要得到……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培養他的自我效能感。
而很多父母關心的,卻是用“我為你好”來操縱孩子,以達到“我為你好”的目的。
“你要聽我的”,這是很多父母常用的表達方式。
但其實這句話是有誤解的,想要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
也要說出自己的真實的感受,
不能只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滿足孩子的愿望,也要讓他知道你的態度,
不是因為你不答應,只是因為你前面的退讓,所以你才有退讓的機會。
否則,孩子就會對你唯命是從,毫無主見,也就不會有自己的想法。
而當你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并且用足夠的耐心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時,
孩子自然也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
-3-
經常讓孩子說“不”
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總是有他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做決定的方式,
他們不喜歡父母對自己言聽計從,
甚至還會反駁父母。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奮力托舉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
第一、不知道如何開口,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長喜歡“一言堂”,尤其是家長們習慣了對孩子言聽計從,
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只要是孩子說了算,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樣的話在孩子心中已經是種暗示,那家長說“你就不能說說說”,這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不認同感。
要知道,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就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也就能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而不是“一意孤行”,和父母對著干。
第二、不愿意學習,不能做事情
有些家長沒有耐心,特別是看到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做什么都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
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沒有自制力,甚至不愿意學習,對于這些家長而言,想要改變孩子的想法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而且在家長不斷地催促之下,孩子還會學習,而不是更加主動。
其實,對于孩子的這種厭學行為,家長不應該去責罵孩子,而是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從而去幫助孩子解決。
如果孩子是因為在學習上面受挫而產生了畏難的情緒,那么家長應該及時開導孩子,幫助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他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地去學習。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02
家長不要催促孩子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都會反復地叮囑咐孩子,學習應該要有計劃、有目標,但是孩子卻天天生活在這個環境中,早上賴床不起,晚上熬夜寫作業,有時候寫作業就玩手機,有時候發呆,有時候玩手機就睡覺。
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不自律的人,所以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也不愿意學習。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的榜樣,從最簡單的做起,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不要總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打斷孩子,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不要頻繁地打斷孩子的思路,不要等到孩子遇到難題了再出手幫助孩子。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這樣孩子每天的學習效率提高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看一看,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要有耐心,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
再次,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培養。比如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做飯等等。
還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則,做事時互相監督執行。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舒適感,而不是家長和老師的雙重標準。
最后,不要吝嗇表揚。
沒有人喜歡被人表揚和鼓勵,而有的孩子喜歡被表揚和表揚。
當孩子表現得不好的時候,家長要記得多鼓勵孩子,讓孩子保持好的心情,保持好的狀態。
當孩子做事的過程中有好的表現時,家長要及時表揚,讓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個差勁的人。
而且要注意適當的表揚也是有技巧的,不要表揚過濫,要表揚過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