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的寶寶叛逆期(2歲左右叛逆期寶寶該怎么辦)
大家都聽說過青春期是“叛逆期”,但其實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2歲左右!!!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這個時期的寶寶:
· 喜歡唱反調,時刻把“不”掛在嘴邊
· 明明做不到,樣樣都要自己來
· 一點就炸,動不動就發脾氣
· 喜歡搶玩具,別人卻不能碰他的東西
· 任性執拗,對物品擺設、事物順序有嚴苛的要求
所謂叛逆期,其實就是寶寶開始有自我了,開始想要通過說“不”、拒絕別人來體現自己的力量了。從人格發展的角度,1.5-3歲,寶寶需要發展“自主感”,即“自己做主”。
當寶寶不再像從前那么“天使”,爸媽首先應該高興,這說明了他不僅身體在長大,心理也在發展,有了自我的概念,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
寶寶喜歡說“不要”,需要不斷去自己決定,需要一些權力,來體驗和證明“自己可以說了算”,這種自主感的表達是人格發展的養料,會讓一個寶寶真正有機會成為他自己,并體會到自己在環境中的力量和重要性。
第一個叛逆期,Ta們在想什么?
1.“不”字當頭——自我意識爆發
研究表明,18個月大的寶寶自我意識爆發,他們越來越把自己看成一個唯一、獨特的個體。寶寶總是“不”字當頭,不管父母讓他做什么,得到的都是搖頭“不”字,仿佛就要跟你對著干。但說“不”,并不代表寶寶真的不喜歡做這件事,而是一種渴望獨立、證明自己力量的開始。
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孫瑞雪提出:寶寶在18個月左右聽到的詞匯,會在2歲脫口而出,而“不”就是既簡單又好玩的詞匯之一。
18個月的寶寶自我意識萌芽,總是亂碰東西,父母就會說“不要碰!”“不要跑!”于是寶寶就記住了,到了兩歲自然而然地說出來,而且每次說父母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寶寶的行為,這讓他覺得很有趣。
2.“這是我的,不給你!”——物權敏感期
當寶寶不再那么樂于分享的時候,就是進入物權敏感期了。這個時候寶爸媽千萬不要給寶寶貼上“自私”的標簽,寶寶只是暫時性的想一個人擁有這些“寶貝”罷了。
這個時期娃如果不愿意分享,就千萬不要強迫TA,只有尊重寶寶的物權意識,才能教會寶寶尊重其他人的物權。
等過了這個時期再鼓勵寶寶分享會事半功倍。
3.“我來,我自己來!”——證明自我
每次穿鞋的時候,我都想說,“我來,我自己來!”我已經長大了,為什么總當我是個小寶寶!
奇怪,這鞋子怎么變小了,5個腳趾怎么塞不全?我有點生氣,好不容易把腳趾全都放進去了,腳后跟這會兒怎么也穿不上,我徹底崩潰大哭,把鞋子扔得老遠。
媽媽抓過鞋子就把我的腳往里塞,“哎呀,就快來不及了!別搗亂,我幫你穿。”
你可能也覺得有點好笑吧,這么點小事就要哭,是啊,為什么這么點兒小事我都做不好?為什么你們不能等等我,讓我自己穿呢,多試幾次,我一定可以的!
有時候,寶寶是因為不確定一些事情才霸道、不講理的。對于小寶寶來說,世界那么大,那么復雜,要是有一小部分他能做主,他就會有安全感。
作為父母要做的是?
1.適當地成全
給寶寶一定的尊重和自由,問一問他想要干什么,看到他背后的需求。原則性的事情上,肯定是要限制的。比如:說臟話或者打人等。在非原則性的事情上,盡可能詢問寶寶的想法,允許和配合寶寶實現小愿望:
“這兩件衣服你想穿哪一件?”
“這個貼紙你想貼成什么樣?”
“你想玩小火車的游戲啊?”
“你想我們用兩只手拉小火車啊?”
日常生活中找機會適當成全和配合寶寶,讓他知道在哪些事情上他可以做主,他是有影響力的。避免習慣性指揮寶寶去執行,而不給他思考、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
但是,不需要任何事都去問寶寶。比如,對于刷牙洗澡等日常慣例類的事,你問他好不好,可不可以?他肯定會說不好不可以,這就屬于過度授權了。
直接給予簡單柔和的指令即可,問得過多,寶寶會不假思索地說“不”成為一種習慣。
2.提前給出選擇,而不是命令
當你問寶寶“好不好”“行不行”“刷不刷牙”,他多半都會說“不要”“不行”“不刷”。
希望寶寶穿衣服時,不如拿出兩件衣服,問他“今天你想穿哪一件呀,小汽車還是小恐龍?”希望寶寶刷牙時,不如問他“今天我們用草莓味還是蜜桃味的牙膏呢?”
選項不需要多,如果是寶寶喜歡的,就給了他感受自主性的空間,他會更愿意接受。命令的語氣只會讓娃更叛逆,直接一個“不”字甩給你!所以與其僵持不下,不如讓娃做個選擇題。
3.正確引導,教寶寶表達
寶寶的語言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還不能像大人一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得那么完整。很多時候寶寶的哭鬧都是因為自己表達不出來,大人也理解不了,最后才急哭的!那些“震耳欲聾”的哭聲背后,其實隱藏了一顆希望被看透的心。
這個時候,爸媽要做的就是適時給寶寶一些提示,幫助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面對爭執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很重要,如果真的喜歡,就要勇敢地說出來:“這是我的,請還給我”,或者“一會我再玩”,而不是委屈自己,隱藏想法和情緒。
處在自我意識萌發時期的寶寶,偶爾的叛逆其實不必過于驚慌,這是成長所必經的一個階段,意味著寶寶開始走向獨立。但這也是寶寶性格定型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他們需要父母更多的愛和耐心,讓寶寶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這個時候任寶寶自己探索這個精彩的、未知的世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