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語言有五種表達(愛的語言經典話)
為幫助醫務人員有效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緩解醫務人員的育兒壓力及焦慮,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社工部于2021年8月至9月期間面向本院醫務人員開展了“同孩子一起成長”醫務人員家長教育活動。家長教育內容分為教養知識和技能、自我心理調適知識、溝通與社交知識。活動開展前期,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收集143份調研問卷,其中在與溝通和社交相關的知識中,家長想要學習的知識由高到低:與子女溝通的技巧(92.3%)、與教師和學校管理者保持良好的溝通(66.4%)、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49.0%)、與其他家長交流教養經驗(47.6%)。特此,社工部策劃及組織開展“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醫務親子溝通能力成長封閉式小組4節,活動一經發出,報名26位,經過一定條件的篩選,最終17位老師確定為組員。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本次小組工作的理論基礎主要是社會學習理論和社會支持理論。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大的主動性(Bandura,1989)。既承認直接經驗的學習,更強調觀察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許多行為模式都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后果而學來的,特別強調模式對激發特定行為的重要性。個體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尋找要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也傾向于選擇與自己有類似氣質的人進行模仿。社會支持理論認為,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越強大,就能夠越好地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House從人際關系的功能分析,將社會支持分為四類,情感性支持指給予他人共情、溫暖、愛和信任;工具性支持指在他人需要幫助時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及其服務;信息支持指通過給予與問題有用的建議、信息等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評價性支持指對于他人的自我評價提供有用的信息。
本次小組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是影像發聲,影像發聲來源于人類學中三大視覺田野方法之一的主體式視覺研究方法。Wang & Burris 指出,“影像發聲法激勵參與者運用照片來表達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并反思周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此外,影像發聲法借助照相來增強參與者的權能”。在小組工作中讓組員提交拍攝孩子的照片、自己的照片以及親子照片來形成一個相冊,協助組員表達和互動。
本次小組共設計4節次的主題,主題分別為“不良溝通方式大發現”、“非暴力溝通這樣做”、“學會傾聽和情緒管理”、“接納自己,悅納孩子,親子溝通再出發”。
第一節:不良親子溝通方式大發現
第二節:非暴力溝通這樣做
第三節:學會傾聽和情緒管理
第四節:接納自己,悅納孩子
四節次封閉式的親子溝通能力成長小組的開展,受到參與醫務人員的熱烈好評,小組的形式和內容得到肯定,并期待親子溝通能力成長小組的PLUS版。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親子溝通能力成長小組,主要利用小組工作的形式,為醫務家長提供一個親子溝通過程中自我覺察、經驗分享、學習有效親子溝通模式的機會,分享彼此育兒過程中的困惑,從而幫助緩解及釋放育兒過程中的負面情緒,獲得同為家長的同行的支持,提高醫務家長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信心,同時間接的緩解作為醫務人員的身心壓力,更好的平衡工作和家庭,保持良好的心身狀態,為更和諧友愛的醫患關系增添新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