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離職老板給加薪(當你提出離職領導給加薪)
朋友小李最近挺鬧心。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關于要不要提離職,她已經糾結了3個月。
可算鼓起勇氣和領導面對面溝通,得到的答復卻是:等項目結束后,成果出來了,她升職加薪是理所當然,沒必要沖動離職。

小李陷入糾結,留在這,現有的項目情況不容樂觀;立即走,萬一有任何轉機,自己以往對公司的付出,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少職場人,都面臨過類似的困惑,提離職后被挽留,領導承諾漲薪。
是瀟灑婉拒,絕不留念?還是感恩戴德,欣然接受?
看似平靜的職場,暗里卻險象環生,領導的表態是真是假?做決定之前,先要撥云見霧,了解提離職后面臨的潛在風險。
提離職會有哪些風險?
1.處境被動,有口難言
提出離職后,領導通常和你打感情牌,以“公司本意是重點培養你”“現在這么好的機會給到你,你對得起我的信任嗎?”等糖衣炮彈式的話術,進行拖延和試探。
等你被領導的“真誠” 打動,留了下來,主動權就會轉移到領導手中,同事還會給你扣上個“以離職要挾領導”的話柄。
職場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一旦自己提出離職,領導都會找借口先穩住你,考慮到你對工作熟悉,性價比高,一時難以找到替代者,就屈尊對你好言相勸,拋出加薪誘餌作為緩兵之計。
你雖有意向離職,但領導的含糊其辭讓你霧里看花,為了得到未來的加薪好處,你只能硬著頭皮接受工作考驗,背負“備胎”的尷尬身份咬牙堅持,有口難言。
2.事前滿面春風,事后卸磨殺驢
職場大忌之一是員工的不穩定性。
離職的念頭一旦被公開,領導對你的信任將大打折扣。
即便當面對你滿面春風,為了避免你的反復無常和討價還價,防患于未然,領導也會想法搞定你這顆定時炸彈。
領導心知肚明,你的離職不是一時沖動,你對工作的不滿他很難調和并解決,只能引入新的競爭者,巧妙地讓你就范,讓你在賣力工作之余,培養新人,逐漸將你邊緣化。
你以為這是公司對你的器重和提拔,實則是“障眼法”,等到新人對業務熟悉后,領導會在你的離職念頭再次爆發前,以模棱兩可的理由讓你走人,完美實現“工作交接和過渡”。
職場上,辛苦給公司打拼,卻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不少。
3.工作要求刻薄完美,享不住“漲薪的福”
工作范圍加大,難度提高,是提離職后,領導掣肘你的伎倆。
你想加薪升職,領導也想讓你多承擔多付出,于是,花式“招數”應運而生。
常見手段是讓你跨領域擔責,或是工作要求完美,超乎你的能力和體力極限。
《杜拉拉升職記》中,拉拉上司玫瑰為了阻撓她升職,處處為難拉拉,求全責備。
這種不友善的信號,會加重你的思想負擔,擠壓你的休息時間,導致你全天圍著工作轉,沒有閑暇時間來提升自己。
一旦工作出錯,你的失誤就成為了領導攻擊的把柄,借口斷定你能力有限,無法勝任要職。即便給你漲薪了,也可以借此把你辭退或者降職。
該如何決定去留?
1.理性分析離職根本原因,明確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人離職時,都是腦袋一熱,不經深入思考做出的決定。
是錢沒給到位?還是心委屈了?
如果對薪資不滿意,領導挽留承諾加薪還可以考慮。如果是職業遭遇天花板,你想當“統帥”,公司只讓你做“士兵”,那么無論領導如何挽留,都要果斷走人。
朋友小李向領導提出離職被挽留后,貿然決然離職。
可新到的企業讓他大失所望,雖然薪資福利多了點,但只是“儲備崗”,已開發的項目給了老同事,新項目啟動還遙遙無期,日常雜活多,很難接觸到核心業務,小李后悔不迭。
決定離職時,要理性分析根本原因,不要被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蒙蔽雙眼。
工作中能接觸到核心業務、有專長的領域,尤為重要。原有公司能給自己的平臺,新公司必須也能承諾,否則會因小失大,陷入職場泥潭難以掙脫。
工作契合自己真正的需求,能讓自己大展拳腳,你的穩定性才更高,歸屬感更強。
2.復盤現有工作,尋找升值空間
離職不是避風港,解決不了實質問題。新環境不一定好,現有公司也不是一無是處。
冷靜下來,全面復盤目前的工作,尋找升值空間,做咨詢調研的,看看數據是否夠客觀準確;做廣告文案的,看看創意和思路是否開闊;做產品設計的,看看是否符合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
不要抱怨資源沒有給到自己,而要考慮給到自己的資源,是否被充分利用上。
《延展》 一書中說:法國人類學家研究過人的兩種做事情的方法:工程設計法和臨時巧用法。
工程設計法,即為了應對挑戰,總是獲取更多的工具;而臨時巧用法,即總是充分利用現有環境,打破常規,挖掘有限資源背后的潛在價值。
眼前的資源不懂利用,只想著離開和逃避,即使到了新崗位,能力也只是平平,無法遷移到高階環境去競爭。
只有善于發現并執行,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強化并拓展自己經驗的深度和廣度,才能提高自身的獨有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競相追逐的T型人才,讓升職加薪水到渠成。
3.在職期間,尋找面試機會
始終局限在一家公司,就沒法了解真實的市場需求。
要在各大主流官方招聘網站,尋找合適心儀的崗位,仔細甄別薪水和崗位需求,熟悉市場發展趨勢和用人標準,對比自己目前的情況,合理規劃職業目標,并尋找面試機會。
小劉提出離職后,在3家比自己原公司高一檔次的企業面試,得知自己項目經驗不夠亮眼,不能當主管,他沒有匆忙辭職,而是踏實地研究項目運營,積極拓展行業人脈,一年后就拿到心儀企業的OFFER。
疫情期間,理想的工作更難找,為避免讓自己陷入“口頭式加薪,無限期拖延”的陷阱,在職期間,盡量抓住機會去面試。
通過面試,來對比判斷自己目前的市場價位,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緩沖時間。
如果面試公司能給到的平臺、薪水、環境,超出現有公司很多,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才可以果斷離職,否則,靜下心來在原公司積累經驗,給日后跳槽提升資歷才是王道。
寫在最后
通常提離職后被承諾漲薪,以后的日子不太能好過。
離職前的冷靜和蓄勢期,對職場人是一種歷練和成長,別忙著提離職指望加薪,找出不足,明確目標,揚長避短,才能平穩地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