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青春期該怎么辦(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
提到青春期,我有件事情印象特別深刻。初中時有次英語課上,我和老師發生了沖突,當時情緒很不好。回到家后我一句話也不想說,媽媽也沒有問我,她只是默默地給了我一個大蘋果。后來,聽我表姐說。媽媽曾經讓她表達過焦慮,讓表姐多勸勸我。現在已經中年的我,從來沒有和媽媽聊起過這件事。我也特別感激媽媽,在我的青春期,給我的尊重和關懷。我有兩個孩子,如果他們到了青春期,我該怎么做呢?趁著現在居家辦公,我在讀《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解鎖青春期親子溝通》,學習和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解鎖青春期親子溝通》從專業的角度,逐層講述家長對青春期親子溝通的誤解、分析有效溝通的要素、講述情緒對溝通的重要性,深入剖析情緒和理智之間的糾纏,以及這些問題的解決途徑。通過閱讀這本書,家長們可以掌握青春期親子閱讀的密碼。
01 讀懂孩子,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基礎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是童年和成年的過渡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對未來的迷茫和青澀的情感,他們有自己的困惑和苦惱。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也很苦惱,明明為孩子付出了那么,但孩子為什么不理解他們的苦心?
書中告訴我們,我們對和孩子的溝通存在在誤解,家長很多時候不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對待,而是當成屬于自己的一部分,“我的孩子”,這個落腳點是“我的”,而不是“孩子”。我們總是對著孩子的行為想當然,從來不會想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真實原因。而是我們太容易想當然地代替孩子做決定。我們和孩子的溝通,看似是一場對話,往往會變成一次吵架,其實不過是一場家長的“獨角戲”。家長不想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只想把自己的道理和決定告訴孩子,并讓他們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執行。
我們和孩子的溝通,作者稱為“偽溝通”,有通知、勸說、利誘和懲罰幾種。在親子溝通中,孩子沒有處于平等的地位,他的想法是被忽視的。讀懂孩子,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這是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
02 懂得孩子的情緒,安放好自己的情緒
書中指出情緒是一種能量,能量只能傳遞和轉化,卻不能被消滅。父母和孩子都會產生情緒。溝通之前,需要認識情緒,情緒具有四個特點:具有能量、過程性、傳遞性、非理性。家長需要學會安撫孩子的情緒。
教育行業有個說法叫“初二效應”,指的是初二是孩子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時期。在和孩子溝通之前,安放好家長的情緒是更重要的。覺察自己的情緒,安撫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書中還提供了情緒安撫練習,教會家長如何與情緒共處。
其實,說到底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我們為什么要孩子聽我們的話,遇到事情聽我們的安排。而改變是一個很難且漫長的過程,作者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定不是青春期的問題,而是在青春期之前積壓的問題的爆發。學會尊重和傾聽,學會安撫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學會和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度過青春期。
03 真實的案例,學會和青春期溝通
在書中講解的過程中,都是結合著案例來講解的。書中的最后一部分“正解解鎖溝通”,專門分析了四個案例,這些高明的家長,給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提供了思路。
在這些家長里,有不在意孩子成績,相信孩子能力的睿智父母,也有放手讓孩子獨立的媽媽,也有能夠和孩子有效溝通,和孩子建立合作關系的家長。這些案例,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育兒并非只有一種方式,適合自己家的就是最好的。
寫在最后
《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解鎖青春期親子溝通》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給父母閱讀的一本書。學會和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幫助孩子解決青春期的苦惱,閱讀這本書都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