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怕挨罵喜歡撒謊怎么辦(小孩愛撒謊不聽話怎么教育)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人的一生都撒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謊言,數不勝數。如果是善意的謊言,出發點是好的,那么則無可厚非。
如果是為了一己私利,傷害到別人的謊言,那么這種行為就必須制止,人撒謊的行為其實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多倫多大學的教授,曾經對關于“孩子撒謊”的行為課題進行研究,結果表明,2歲的孩子們,有20%存在撒謊的行為,4歲的孩子說過謊言的比例,高達90%,而12歲的孩子群體,幾乎沒有不說謊的。
我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到他童年時期的經歷,他以前原本也不是愛撒謊的小孩,只是因為一次事件讓他變得越發“放肆”。
二年級與朋友一起去公園玩,遇到個抽獎攤可是他并沒有選擇參與,而是將自己身上的所有錢借給朋友,讓他第二天五倍奉還。可是因為要錢要的太多被發現了,朋友家長找上門來,作者也被媽媽質問。
可是面對多方詢問作者依舊沒有承認,于是得到了媽媽的懲罰。原本媽媽說好手心打10下,作為撒謊的懲罰,可是媽媽并沒有遵守,一共打了他20下。
這讓作者心里有些不開心,媽媽又詢問他“我騙了你你是不是不開心,這就是你撒謊我的感覺”。
不料作者還是很嘴硬的說道:不開心不是因為你騙人,而是因為被打了。這句話的代價就是他又被打了10下。
這件事情之后作者就開始了撒謊之路,并越來越“爐火純青”,這也“歸功”于他一直在“反省”。不是認為自己做錯了,而是在反省自己是哪里想的不夠周密而被發現了?通過反省再加以改正并繼續撒謊。
為什么會選擇不說實話?
作者也曾回答過,“因為即便說了實話,家長除了打他埋怨他,就是互相指責吵架。這樣既不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愿望,也不能幫助他讓他進步。對于他而言,說實話就是最沒有意義的舉動”。
孩子對于說謊總是樂此不疲,張口就來,這讓父母感到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說的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彼此的親子關系就會陷入懷疑之中。同時又害怕自己的孩子由此品行有失,走向錯誤的人生方向。
成年人難免會出現撒謊的行為,孩子也不例外。
要了解孩子撒謊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正確處理問題,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與引導。
孩子喜歡撒謊的行為背后,存在哪些原因?
▲ 害怕承擔后果
孩子撒謊,有的時候是因為害怕要承擔自己撒謊行為所帶來的后果,這些后果都是不好的體驗。
比如父母的責罵、父母的懲罰,這些都會讓孩子對于說出真相膽戰心驚,而傾向于用謊言“粉飾太平”,借此不用承擔后果,逃避懲罰。
▲ 滿足虛榮心
有些孩子出現的撒謊的行為,不過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當描繪自己家的場景,夸大其詞,說自己與父母去過哪哪旅行,小伙伴們露出的羨慕的眼神,使得孩子陶醉其中,享受這種虛榮心帶來的快感。
▲ 受父母的影響
當父母自身有撒謊的行為,謊話張口就來,面對孩子爽約,用謊話搪塞孩子。
孩子受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便利性,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進行撒謊。
當孩子出現撒謊行為,父母這些做法是錯誤的
★ 打罵孩子
有些父母在得知孩子撒謊的時候,立即情緒失控,火冒三丈,輕則罵罵孩子,重則便直接動手,實行棍棒教育。
而這種不管是情緒還是言行上的暴力,對于孩子所起的教育作用都將適得其反,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會將孩子推遠。
★ ★ 置之不理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只是孩子,有些小毛病、小問題則無可厚非,長大之后就會變乖,就會慢慢懂事,出于對孩子的愛,哪怕孩子犯錯了,依然是舍不得教育,而放縱其自由。
殊不知“勿以惡小而為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對于孩子在言行上有失、從出現撒謊的行為時,父母應該了解清楚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加以教育引導,讓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前行。
當孩子出現撒謊行為的時候,父母該如何教育
A、保持冷靜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再去處理事情,不要讓情緒不但對解決事情毫無益處,還傷害了親子關系。
當父母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保持寬容、平和的態度,讓孩子可以敞開心扉地進行傾訴,使得父母對其行為原因有進一步的了解,再對癥下藥。
B、不要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
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他犯錯的時候,不要在公眾場合批評教育他,而是要關起門來教育,因為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內心已經是充滿愧疚與煎熬,他們需要父母的支持,公開批評會讓孩子缺失安全感。
C、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撒謊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并非有惡意,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壞小孩”的標簽。
不然孩子只會按照標簽給予的心理暗示去發展,以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從而不利于其成長。
總結
當孩子犯錯、撒謊的時候,父母要把錯誤與孩子本身區分開來,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撒謊的這個行為,讓我很生氣,但是媽媽還是愛你的”,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從未離開,有錯也要改。
對于孩子的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任重而道遠,父母要保持耐心,比起打罵孩子,用科學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會更加有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