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能力提升題(提升數學成績不應該靠刷題而是應該讓孩子做到什么)
姐妹幾個聚會,自然談到孩子的學習,表妹說非常擔心女兒茜茜,今年初三,擔心她考不上高中,聽她這么一說,我很吃驚,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她的女兒茜茜小學時成績一直很好。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茜茜的爸爸是小學數學老師,表妹他們兩個對茜茜要求很嚴格,在我們的心中,茜茜是一個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5、6年級時茜茜語文數學考試還都接近滿分,讓我們羨慕,怎么上了初中成績不好了呢?
表妹說,這兩年疫情,在家上了幾次網課,孩子不自覺,我和她爸又不能一直看著她啊,孩子表面上在上網課,其實是人在心不在,不好好聽老師講課,說她的多了,孩子叛逆期,不聽我的話,還嫌我煩,孩子的成績就這樣慢慢拉下來了。
很多孩子這樣,小學時在父母的督促下,學習成績不錯,上了初中,高中,父母管不了了,孩子的成績就慢慢拉下來了。
歸根結底是孩子不自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以,想讓孩子一直保持優秀,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這幾大能力,比刷題更重要。
1、自我管理能力
我們常說,孩子一自覺,父母就解放。
孩子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父母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因為父母不能總是催促孩子,小學時,你能催能管,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就催不動了,孩子不聽了,很多在父母嚴格管理下,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高中成績不好,就是因為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2、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坐不住,或者上課分心,老師講課,孩子人在教室心在外,開小差,非常影響成績。
課堂上有20分鐘沒認真聽,課下可能需要1個小時去補,有的孩子上課沒聽,不會,下課又不去補,成績就拉下來了。
孩子的專注,父母不要指望他長大了自己能坐得住,不可能的,從一年級開始就得鍛煉他的耐力,每次都是先把心靜下來,然后再去學習。
3、閱讀理解能力
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閱讀少的孩子語文學不好,小學一二年級看不出來,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到高中,愛閱讀的孩子成績好。
閱讀量少,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很難跟上,光靠刷題是沒用的。
閱讀理解能力差,數學等理科類的大概率也很難學好,因為很多孩子是因為理解錯誤,而做錯了題。
一年級就要開始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三年級開始要做到有效閱讀,孩子讀的什么,自己能復述出來,也就是說能看得懂。
小學時間充足,讓孩子大量閱讀。只要你閱讀量足夠大,你的語文不可能差,數學也不可能讀不懂題。
4、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正是抽象思維建立的時期,多讓孩子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因為它直接和數學成績掛鉤。
不僅僅是提高數學成績,一個邏輯不清楚的人,其實做什么事兒都很難成功。
5、計算能力
數學的基礎是計算。小學不練計算的孩子,可能還感覺不出來有什么問題,是因為小學題目簡單,步驟少,到了初高中一道大題就得幾十步,孩子算得慢,準確率低,數學成績一定上不去。
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每天讓孩子堅持練習計算。每天5到10分鐘就足夠了,不要因為會兒不練,練習計算的目的是達到又快又準,這樣才能為大題節省時間。
初高中因為計算速度慢,導致考試時間不夠用,大題做不完的孩子大有人在。
結語
小學階段,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績而刷題,忽視了這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刷題對提高成績有效,但是學習能力不足,孩子后勁就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