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臟話,家長要如何應對呢(孩子說臟話,家長要如何應對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最近李女士遇到的問題讓她非常苦惱。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我兒子今年四歲了。過年時,他剛得到一盒兒童拼圖,就迫不及待地玩了起來。有幾塊拼圖拼錯了,他竟然開始說臟話。我嚴肅地批評了他,他保證以后再也不說臟話了。沒想到,好景不長。最近,我發現他在和同學玩玩具時,倆人產生了爭執,互相罵對方,差一點就動手打起來,被我及時制止。”
請問,發現孩子說臟話,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如何教會孩子克制罵人的沖動?
孩子為何說臟話?
孩子說臟話是從哪聽到的
聽到孩子說臟話,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孩子是在哪學的?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孩子通過模仿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家庭成員學到的。但是,有的家長會說,家里沒有人說臟話。其實,很可能是家長自己無意中說了臟話,當時并沒有意識到,而孩子特別敏感,就記住了。之后,在類似的語境下,孩子的嘴里就會時不時冒出臟話。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從小朋友或者別人身上學來的。
為什么罵人多帶生殖器官
一般罵人的時候會要挑骯臟、下流、惡毒的語言。而生殖器官在很長一段時間屬于公認會引發罪惡與骯臟聯想的事物,所以最容易拿來當作侮辱別人的武器。另外,雖然覺得生殖器官骯臟,但是一旦跟性沾上邊,就會產生征服的快感。很多臟話都是以女性生殖器和性行為為基礎的。罵人的時候把生殖器捎上,本身就是對性的污名化。孩子說臟話,問題不僅僅表現在語言上,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把生殖器官與骯臟聯系在一起的錯誤認識。這種意識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是性是用來罵人,性是骯臟的。
別讓“性羞恥”先入為主
說臟話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可能是家長沒有想到的,也不愿意看到的。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是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對于事物的第一印象同樣對個體對此事未來態度有很深的影響。雖然,這些第一印象并非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深刻、牢固的。例如,一名4歲的孩子如果第一次接受與性有關的信息是負面的,可能會對以后的戀愛、結婚、擇偶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婚姻幸福。孩子說臟話,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導,就會成為習慣。以后,他與小伙伴發生言語沖突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對孩子的情緒控制、心態控制和維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和身心健康都有著不利的影響。
孩子說臟話,家長應該怎么辦?
以身作則
正所謂,身教勝于言傳。想要孩子不說臟話,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提供健康的語言環境。說臟話和其他壞習慣一樣,首先要從家長身上找原因。孩子就好比復印件,復印件出錯,必須要從原件上找出錯誤并改正,否則就會一直錯下去。如果家人和孩子都說臟話,那么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改正。
冷靜處理
第一,不要過度解讀。通常,孩子的理解能力差,模仿能力強。他們只是模仿大人說的話,但常常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此時,家長如果對孩子說臟話置之不理,足以讓它在變成一種壞習慣之前消失。
第二,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清楚說臟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并且會影響自己的形象。當孩子覺得對自己不利,可能會考慮改正錯誤的行為。
情緒表達
有時,孩子說臟話也是情緒表達不當的表現。家長要理解孩子的情緒,并教給他們正確控制情緒和表達情緒的方法。
延伸閱讀:不要把性污名化
第一,性器官和身體其他器官的地位是平等的。我們要像愛護眼睛、鼻子一樣,去愛護性器官。
第二,性器官和生命的繁衍有關。因為性器官這一神圣的功能,所以我們要更加愛護它。
第三,性是美好的,但是需要克制。性在相愛的人之間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性和諧對穩定婚姻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性同時也是需要克制的,它和責任、感情相關,而不僅僅只是為了解決生理需求。一旦不受控制,有可能引發倫理、道德等問題,甚至觸犯法律。
第四,正確看待和性相關的事情。比如,要知道女孩來月經和男孩遺精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是骯臟、下流的。
文: 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 高晶
編輯:管仲瑤
審核:曹政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