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讀書筆記(反脆弱在線閱讀)
如何愛上風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
什么是反脆弱?反脆弱就是能從沖擊中受益,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沒有被毀掉反而茁壯成長,這就是一個人的反脆弱性(antifragile)。
反脆弱不是在沖擊后恢復原狀,而是讓事物變得更好。簡單來說從隨機事件(或一定沖擊)中獲得的有利結果大于不利結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則是脆弱的。
復雜系統在被剝奪壓力源的情況下會被削弱,甚至被扼殺。沉迷于舒適安逸的人實際上是在削弱或扼殺自身系統的反脆弱性。最常見的就是過度保護子女的父母。
最近“徐州豐縣八個孩子的母親事件”有關拐賣人口,面對這種社會存在的惡性事件,很多人都在要求政府的嚴懲,也有很多人從中變得警醒而決定要讓自己強大(身體心靈智慧……),這就是反脆弱,而有網友卻分分享了自己從小到大被父母嚴加管教,幾點回家,假期不去旅游,時刻報備,不離開父母的監控范圍之下……然后結論是,父母是對的,感謝父母這樣管束她……這恰恰是走入了誤區,在圈養保護喪失反脆弱性!父母干預孩子的一切,要求他們按照自己的經驗選擇所謂的安全捷徑,經歷被篩選被保護的人生,但父母忘了他們并不真正能為孩子篩出一切壓力危機與險惡……而反脆弱性不強的人極難在漫漫長路艱苦人生中安然無恙的走過!最后孩子沒有了反脆弱性,那些試圖幫助他們的人往往成為對他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人。
當今社會有很大一部分以犧牲他人利益來維護自身利益的反脆弱者。這是違背道德的,也是我們大部分人需要謹慎辨別并遠離的所在。
歷史其實大部分源于“黑天鵝”事件(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但我們關心的卻是如何微調我們對普通事件的了解,因此我們不斷地開發模型、理論在事后為它的發生編造理由,并常識解釋和預測未來。
所以我們要明白現實多是“黑天鵝事件”,我們不應該在尋求固化的抗危險模式,因為:當你尋求秩序,你得到的不過是表面的秩序;而當你擁抱隨機性,你卻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
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強韌性,所以我們需要培養反脆弱性
……
很有意義的書,共勉,只有勇敢直面危機,勇于應對,才能對抗一切未知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