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術ppt(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語)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
本想和孩子好好聊一聊,結果卻是一言不合就不歡而散?
跟孩子交流超過五分鐘,你就會大發雷霆,讓溝通難以繼續?
溝通時常常是你說得口干舌燥,孩子卻顯得無動于衷,為此你煩心不已。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假如你也有這樣的煩惱,那就來學習溝通四步走吧,按照這四步進行下來,你會找到了親子溝通的鑰匙,找到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所謂親子溝通四步走,就是一停、二看、三聽、四說。接下來我詳細地解說一下:
一停:就是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先不要開口說,而是停下來先關注孩子的表現,觀察孩子的情緒;不開口指責,而是停止偏見,不貼標簽。
舉個例子:
孩子說作業忘記帶了,很著急。你這時候如果上來就說:你怎么總是這樣,長不長記性?這就是給孩子貼標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對解決問題也沒有幫助。
正確的做法是:你先讓孩子不要著急,靜下心來想一想把作業本放到哪兒了? 然后讓他去想一些補救的辦法。
二看:就是接著觀察孩子的表情和動作,用積極的動作姿態表達對他的關注和理解。
例如:
孩子回來抱怨同學們排擠他,很沮喪。你這時候如果諷刺孩子或者為孩子打抱不平,可能會放大孩子的消極情緒,不利于發現孩子的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用動作安慰孩子,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關鍵是堅持做正確的事,做好自己的事。
三聽:就是繼續傾聽孩子的心聲,及時反饋孩子的感受,適當重復孩子的話,表示鼓勵。
例如:孩子沒有考好,感到很失落。你不能因為成績沒有達到期望值,就火冒三丈,或者說些安慰的話,或者指責他沒有認真復習等,這樣只能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感到委屈或憤怒。
正確的做法是:陳述孩子的表現,詢問孩子有這樣表現的原因,然后通過詢問解決的辦法,引導孩子發現問題,這個過程中對于孩子的感受不要評判,而是重復他的感受。這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傾聽,不是評判或指責。
四說:就是最后描述你的感受,真誠不帶偏見地表達你的想法。
簡單地說就是在完全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后,用擁抱或者語言表達你的愛與期待。
在歐美電影《曼哈頓的女傭》中,一段母子之間溝通就是這四步走的完美演繹。
(背景:孩子上臺演講,因為緊張,被其他孩子恥笑。孩子沒有繼續演講,而是直接從前臺跑到后臺去了。母親追上去進行溝通。)
(孩子)他們都在笑我害我忘詞(表達委屈)
(媽媽摸著孩子的頭)有時候這是難免的。(表達同情和理解)
(孩子)我不想再演講了。(表達沮喪和對自己的失望)
(媽媽蹲下來到孩子面前)你下次會更好的。(表達對孩子的關注和期待)
(孩子)不要了。(繼續釋放負面情緒)
(媽媽)好了,待會兒再說吧。(不糾結,接納孩子的情緒)
緊接著送孩子禮物來轉移注意力,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然后擁抱著孩子表達歉意,讓孩子不再沉溺于負面的情緒。孩子與母親擁抱在一起。
在這段溝通中,母親是怎么運用四步走和孩子進行溝通的呢?
首先,她先停下來關注孩子的表現,觀察孩子的情緒。其次觀察孩子的表情和動作,用積極的動作姿態來表達關注。然后傾聽孩子的心聲,反饋孩子內心的感受。最后接納孩子負面情緒的同時,真誠地表自己的歉意。
你看,這樣的溝通方式是不是比我們大發雷霆或不停說教更有利于對話,更能貼近孩子的內心呢?
所以說當我們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說教有時反而適得其反,用好這四步走吧,你會發現親子溝通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