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騙安全教育教(防拐騙安全教育美篇制作)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案例。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上周我去超市采購,下班點的超市永遠人滿為患。在我排隊付賬的時候,一扭頭看見一個小男孩坐在購物車里,仰著頭目不轉睛的看他正上方的電視。出于職業病,我多看了他幾眼,并四處尋找他的媽媽,然而我發現他的媽媽并不在他身邊。周圍的人都拿了菜就走,沒有人和他說話,沒有人扶著他的購物車,他就那么孤零零的坐在那里……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發生,媽媽把孩子放一邊,自己就買東西去了,孩子丟了也就丟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收銀員冷漠的說。我想,她也一定見怪不怪了。
我們每天都會從各種媒體上看到聽到“拐賣兒童”的消息,每一個數據、每一張圖片都讓人膽戰心驚。2016年5月,公安部刑偵局建立了一個全國性平臺:團圓——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此平臺可協助各地公安機關第一時間將兒童失蹤信息通過新媒體和移動應用終端,推送至失蹤地周邊一定范圍內,讓更多群眾準確獲取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盡快破獲拐賣案件,找回失蹤被拐兒童。截止今年5月,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共發布3053名兒童失蹤信息,找回兒童2980名,找回率為97.6%,其中,離家出走兒童1705名、迷路走失兒童424名、溺水等意外身亡兒童140名、解救被拐賣兒童48名。而這只是在統計范圍內的,而沒有被統計的,可能會是一個更大的數據。
(數據來源:公安部刑偵總局)
很多人都會好奇這些被拐賣的孩子會去哪里?
1、被賣到貧困地區成為養子或童養媳
2、被迫從事犯罪活動
3、成為流浪兒童
4、被賣到黑磚窯廠做童工
那么,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保護他們呢?
讓孩子在你的視線范圍之內!
讓孩子在你的視線范圍之內!
讓孩子在你的視線范圍之內!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讓孩子待在你的視線范圍之內。學齡前的孩子還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智,包括受到陌生人的誘惑和哄騙。我們曾經做過模擬的安全演練,父母事先叮囑孩子不可以吃陌生人的糖,不可以更陌生人走,但是當演練真正開始的時候,80%的孩子還是無法經受住糖的誘惑,跟著“壞人”乖乖的走了。看到這一幕的媽媽們當時眼淚就流了下來……
(一)定時的做安全教育。
1、共同制定安全守則
父母應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作息,注意孩子的行蹤、交友等情況,以保障孩子的安全。
2、相信兒童的直覺,父母要主動傾聽子女的感受,勿以為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或夸大實情而忽略孩子遭到侵害的事實。
3、允許孩子對大人說“不”,讓孩子明白:并非事事都要屈從成人的權威。
4、讓孩子了解各種潛在危機外,更要與孩子模擬情境、充分討論,熟悉后才能隨機應變。
5、加害者不限于陌生人;可能是生活周遭的熟人或親友,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
(二)、識破歹徒的伎倆
兒童天真無邪,易淪為歹徒擄人勒索或性侵害的對象,父母要提醒孩子識破歹徒常用的計謀,防范不幸事件的發生:
1、人-冒充警察、郵差、師長、父母的友人或請求協助者,接近孩子或闖入屋內。
2、事-假藉遇到困難,利用孩子的同情心、無助感或貪心等來誘騙孩子。
3、時-選擇過早或過晚、人少或落單的時機下手作案。
4、地-尾隨孩子或藏身在偏僻的巷道、工地、公園角落等地伺機作案。
5、物-以糖果、玩具、金錢誘騙孩子上當;請孩子喝摻有迷幻藥物的飲料。
最后,我希望這樣的事情會發生的越來越少,永遠也不要發生在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