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批評孩子哪種方法最有效(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讀后感)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貪玩考試不理想,家長可能有兩種反應。反應一:這道題書本上都有,是不是又忘了?我們再復習一遍,然后再做幾道類似的題鞏固一下!反應二:這道題書上都有你肯定又沒認真聽!是不是又開小差來著?你怎么這么笨!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批評?批評是一種反饋,對孩子行為、表現的回應。建設性批評是一種反饋,是讓孩子自省,而自省指向特定行為:“我犯了一個錯誤。”羞辱性批評則讓孩子感到羞恥,而羞恥指向核心自我:“我就是個錯誤。”
兒時羞恥感強烈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實施危險行為;兒時容易自省的孩子,成年后則更傾向于保護自己。原因是,容易產生羞恥感的孩子不太容易承認自己錯了,而是傾向于合理化行為、歪曲事實;但是,容易自省的孩子則會主動承認錯誤,還盡力彌補。
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
允許孩子解釋 無論孩子做得對還是錯,都要允許孩子自己解釋。家長則要保持中立,客觀評價孩子是否做錯、為什么做錯。
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這么做的目的,找準批評的切入點,并且讓孩子換位思考:“假設你是那個人,你會有什么感受?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首先自我批評 批評孩子前,家長先進行自我批評,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關系。家長的自我批評,也能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
只對事不對人 孩子做錯了或者沒做好,家長第一反應不是責罵,而是指導,就事論事,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不能這么做,這么做會有什么后果。
教會孩子改錯 不能盲目地批評,要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并且找到改錯的方法。
選擇恰當的時機 不能在孩子起床時、睡覺前、吃飯時、生病時批評他,這會直接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采用和善的態度 批評孩子≠罵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緒,應該簡明扼要地指出錯誤,然后再教育。
尊重孩子的自尊 別當著外人面批評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學、老師面前對他又打又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