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下的孩子(中國式教育對孩子的束縛)
前幾天一封長達3頁“初二女生的遺書”上了熱搜,如下圖。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看完不知道說些什么好,既心疼孩子的懂事又對父母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式教育感到無奈,不能說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自己從小也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同樣我也非常憎惡這種自認為是“為孩子好”的教育方式,雖然現在已經長大成人,很多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但是童年的噩夢想忘忘不了,對父母來說僅僅只是教育孩子的某種方法,希望孩子能夠成材成人,但是對一個還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未免有些過分。有時候無意間和父母提起,父母總裝做沒有的事,說我記混了,一開始只是爭吵幾句后面便不想再說了。
父母總是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好,說的話要聽交待的事情要做,但是有時候這種說辭只是他們的自我感動,甚至是在滿足自己的控制欲,當然我也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也有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非常好,這和父母的學歷沒有太大的關系,一個人的本質本來就不該用學歷、經歷、年齡等標準來衡量,家里該考上清華北大的也不是沒有,小學初中輟學的孩子在我那個年代非常多,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家庭教育有關系。所以我也很矛盾,一方面憎恨那種所謂“為我好”的教育方式,一方面也感謝父母在我厭學叛逆時期逼我繼續讀書上學。長大后才明白,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最輕松最好的出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說過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從學了這句文言文,我大概是被孔子這句話深深地洗了腦,導致我每次和父母對抗時總把這句話拿出來說。而且很多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不聽我們的,將來你一定會后悔的。父母說的做的就全都是對的嗎?今天我想寫幾個反面例子
一
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家很興寫保證書那一套,每次考試沒考好,或者因為什么犯了錯就要寫保證書,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保證書內容寫的是“好好學習,我要爭取考上清華北大”那時候我乃至父母其實對清華北大是沒有什么概念的,只知道是最好的學校,也不了解到底什么樣的努力和天賦才能考上這樣的學校,總之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這就是我讀書的目標了。
看到這里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正常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但是父母卻在我犯錯后命令我去把玩得好的小伙伴叫到家里來 ,并且還是學習成績比我好的,當著小伙伴的面大聲地把我寫的保證書讀出來,雖然那時候我還在讀小學,但是我也分得清何為驕傲,何為自卑。就這樣,父母所給的懲罰在那時候的我心里已經認為是侮辱,我寧愿像平常一樣打我一頓。這段話打出來的時候我就笑了,很少對外提起過,可能是釋懷了吧,也不怕你們笑了。
二
還是讀小學,學校馬上開學,本來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又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了。那天正好開學,我和哥哥因為經常打架,父母便在出發送我們去報名前把我們倆訓斥了一頓,原本以為打罵一頓他們就消氣了,結果不知道在哪里找出來的很破很久的衣服,非逼我們倆穿上,由于從小是留守兒童,父母每次從外地回來都會給我們帶好看的衣服和好吃的,也就有了一定的審美,破衣服怎么肯穿,不穿就要挨打。最后的結果就是打也挨了,衣服也穿了,就這樣去了學校,到了教室人已經坐得非常滿了,毫無疑問我們的穿著吸引了很多同學的眼光。
三
背景依舊是上小學,認識我的同學或者老師應該都知道我上小學的時候喜歡寫作文,最開始是寫日記,后來寫作文,還參加過幾次作文競賽。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我居然因為我寫的作文挨了一頓打,我并沒有寫什么不好的內容或者詛咒的話,只是父母一遍又一遍地把我的作業本丟在地上叫我回去反省哪里寫錯了,并且不準我開燈,那時候家里還沒修房子,住的是復式樓房,父母在二樓房間,叫我下樓去院子里面反省,院子里沒有燈,后面就是河。大晚上的我很怕,邊哭邊想,我到底是哪里寫錯了。那天弄得很晚,我才知道是因為我在作文里面寫了一段關于拜菩薩的話,導致父母很生氣,因為他們平時都供奉菩薩,燒香參拜,也許是我用詞不當沖撞了菩薩。
現在家里依舊供奉著菩薩和財神,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該拜我還是會跟著拜,誰都沒有錯。
還有很多不好的事情,我也不想說了,挑了一些我愿意說的,那些不想說的以后再說吧。說我是受害者,也不算是吧,我的父母只是學歷沒有那么高,教育方式比較獨特,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做得沒有那么成功罷了。往事是忘不掉的,但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變淡。寫這些東西屏蔽了父母,看到又能如何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錯,我也不想徒增彼此的煩惱。
慶幸的是上初中高中,除了父母逼我讀書,其它的再也沒像小學那樣管過我了,所以我也沒有考上清華北大,上大學,工作我都沒有在父母身邊,而是選擇了去遠一點的地方,距離會產生思念,這樣就不會一直想他們,也不會一直不想他們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不到言傳身教,那就不要要求孩子做世人面前的好孩子,好學生,有些表象只是暫時的,一旦有一天爆發和父母脫不了干系,心靈一旦變得扭曲便再也找不回當初可愛的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