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癮的孩子(孩子上網成癮)
現如今,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00后的小孩們更是生來就被各種電子科技和互聯網包圍。
新鮮好玩的事物、刺激的游戲、各種各樣有趣的信息,不斷地吸引著小朋友的眼睛。
尤其是如今,手機成為00后孩子們的普遍配置,孩子沉迷網絡的現象更是越發嚴重。
可我們不要忘記,網癮,對于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雖然網絡能夠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過度地沉迷網絡,容易對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造成損傷,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這是因為青少年的大腦處于發育階段,需要休息的時間比較長。
長時間地玩游戲,不但不能保證睡眠時間,還可能使大腦的其他功能區受到損害。
其次,孩子過度沉迷網絡,一味地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容易忽略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與朋友、父母的社交,不利于身心發展。
雖然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網絡成癮,但卻容易忽略了一點。很多時候,孩子網絡成癮,家長很可能就是“幫兇”!
有人曾經對“什么樣的人容易上網成癮”作過一項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有三種孩子最容易沉迷網絡:
一是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孩子,由于他們在家庭里得不到溫暖,學習平淡,生活煩惱,在網海沖浪中卻能夠享受到刺激與快感。
二是由于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而被家長否定得一無是處的孩子,在網上他們卻能夠忘掉所有的缺點,重新找到自信的力量和自我價值。
三是與父母無話可說的孩子,他們在網上可以結識到很多交心的朋友,那些網癮的孩子往往都是家庭教育首先出現問題。
其實不少青少年網癮的事例都表明,家庭環境是導致青少年網癮最重要的外在因素。
因此,對網癮孩子的心理輔導,立足于家教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矯治成敗的關鍵。
那么,對于那些網絡成癮的孩子,家長們可以怎么做呢?
有這幾點建議:
首先,父母要主動和孩子相處,努力成為朋友。
好的親子關系,能夠減少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不容易跟父母產生一種對抗心理,當孩子沉迷打游戲時,父母進行勸解,孩子也更能容易接受。
其次,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
在孩子接觸網絡前或剛開始接觸網絡時,家長可以與孩子訂一個行為契約,與孩子約定上網時間、時長等等問題。
契約形成后,雙方要嚴格地遵守,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就基本上不會出現長時間使用手機的情況了。
再來,其實不建議讓孩子完全遠離手機和網絡。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玩手機的習慣,強制讓他遠離網絡和手機是不現實的,
這時候家長要更積極地起到引導作用,讓孩子明白要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放在第一位。
只有一點點地去幫孩子,才有可能讓孩子擺脫對手機的過度使用。
最后,父母要成為一個好榜樣。
很多孩子玩手機,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在孩子面前,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要多陪伴孩子。
為保證就診質量,患者請在家屬陪同下來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