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預防溺水(青少年溺水自救方法)7月30日上午,2022年富陽科普自由行首場——青少年防溺水知識與急救技能訓練活動在東吳社區鹿山時代舉行
。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本次活動邀請了區一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唐衛東給現場百余名市民作了溺水自救、急救技能培訓報告。
唐衛東用專業、簡明的科普術語向市民演示傳授了如何在他人遇險時冷靜處理、正確施救方法,手把手教會大家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的基本急救技能及常見創傷救護,突發狀況自護以及生活中常見安全常識普及。
現場,市民還進入游泳館聽取溺水急救知識講解。
區科協科普部部長陸正洪介紹道,本次活動旨在讓青少年們重視關于溺水自救方面的思想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的能力。
溺水已成為
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頭號殺手”
我們該如何
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呢
一起來學習防溺水安全知識
01
加強兒童監護
兒童對溺水風險識別和判斷力有限,家長及其他監護人有責任對兒童進行監護,為兒童提供安全并有專人監護的活動場所,避免其在危險水體附近玩耍。不能將低齡兒童單獨留在衛生間和浴室,或開放的水源邊。
兒童一定要由成人監管,不能交給未成年人看護。看護低齡兒童時,監護人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分心。
02
隔離兒童和危險水體
將兒童和危險水體隔離有助于減少兒童接觸危險水體,保護兒童安全。家中蓄水容器和衛生間坐便器應蓋好蓋。家周圍的水井等蓄水容器應加蓋,或為水井安裝汲水泵、水管等,減少兒童接觸危險水體。
如果家中有5歲以下兒童,且房屋距離池塘、小溪等自然水體25米內,應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門安裝門柵欄,以阻擋幼兒自行外出。
03
加強孩子安全教育
告知孩子應在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看管下參加水上活動,不允許單獨或與其他伙伴一起去水邊玩耍或游泳。
告訴孩子要去正規的游泳場所游泳。水塘、水渠、江河不可以游泳,不能去沒有游泳管理員,非專門開設的水域游泳。
提醒孩子當同伴落水時,在大聲呼救的同時,不盲目下水或手拉手救援,以免造成更多的傷亡。
防溺水“六不”原則要牢記
1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2 |
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
3 |
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
4 |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
5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6 |
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