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不行,家長心態都不好了(為什么道理都懂卻教不好孩子)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在家長眼中,孩子的問題是無窮無盡的。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便希望他外向;孩子外向了,家長又覺得他太調皮了;孩子很乖,但是不愛學習;愛學習,可是沒朋友;朋友多,卻不懂得篩選……
家長的擔心和焦慮無窮無盡,誰也不用羨慕誰。
大部分家長看不到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教養方式之間的聯系
家長總希望給孩子找到一個藥方,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各種訓練營集中修理,也不愿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可不可以改進和彌補。
還有大量家長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時候才著急上火的。你的焦慮和擔心并不會讓孩子突然變得更好,因為焦慮和擔心只是本能,能夠幫助孩子活下去,但難以讓他適應現代社會。
用家長的思想去說服孩子的思維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比較好的做法是去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愛學習?是學習成績不好的挫敗感?還是糟糕的學校關系?還是家庭原因?然后再去解決問題。
比如科學的學習方法,或者換個老師。如果家長和孩子有代溝那真是有點難了。家長和孩子變成對抗關系,那做什么都比較難。
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認為學習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陪伴建設,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一個目標。
這樣就會很自覺,一般學習好的都是有明確目標的自主學習。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是以“好孩子”為目標。而學習不太好的都是“抽一鞭子”走一步。那真是難受,再加上家長的“大道理”收效勝微。這只會加深彼此矛盾。
其次的解決方法是求同存異
孩子不喜歡學習那就建立起一個獎勵機制。
比如說“代幣管制”如果考試好,就給代幣獎勵,可以交換任何東西。
當然也要教會孩子比較科學的學習或者記憶方法。當孩子認識到自己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完成心愿。他們自然努力。
最其次是“放縱教育”
就是不管孩子,讓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99%的情況下,孩子會在欲望中沉淪。但是有那么1%的可能性突然身上沒壓力了,自己想的也挺多了。
突然就會發憤圖強。比如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時候,在年級最差班。老師不管父母不管。連作業考試都沒有。最后全班就三個人考上了高中,我就是其中一個。
當今的孩子背負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回想我們小時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難投入過多的關注在某一個孩子身上。
但是現在的孩子是什么樣?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六個人圍著他,這六個人會把最好的付出給他。
那么六個人愛一個孩子,你能體會到這個孩子的感受嗎?你知道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嗎?他內心里面的苦悶你知道嗎?
說了這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和孩子的關系問題。因為家長總是站在“上位者”的地位去教育孩子,而缺少了一些溝通的渠道。
變得越來越隔閡。家庭環境對于孩子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都不愿回家。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關于家庭親子教育,如果你有更多見解,可以評論區留言交流~
把文章分享給你身邊有孩子的親朋好友,幫助他們改善家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