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為孩子的成績焦慮,請看看這篇文章的答案(如果你還在為孩子的成績焦慮,請看看這篇文章讀后感)
我的孩子成績很差,經常在班級里墊底。我們想了各種辦法,打也打了、罵了罵了、各種道理也都講了,家教老師換了無數,培訓班上了無數,可孩子的成績一點起色都沒有,這么下去,孩子的未來怎么辦?我們又該怎么辦?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每一個孩子在上學前,父母都對他抱有極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出類拔萃,在學習上一騎絕塵,但現實的情況是,只有極少部分孩子能保持優異的成績,大部分孩子會是中等水平,而極少部分的孩子會成為讓家長傷透心的差生。
這是個統計學規律,不論世界多發達,技術多先進,只要還有統計,還有平均數,就一定會有這樣的結果。
如果把這種“最壞”的情況概率乘以中國14億人口,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數字,如果把數字擴大到70億,那將變成一個天文數字。這也就是說,和你一樣情況的家長有無數個,和你一樣的家庭有無數個,如果他們都如此焦慮,那世界似乎就可以毀滅了。
我們的世界沒有毀滅,中國也還好好的,而且越來越強大,所以我們的擔心一定在某個地方出錯了。
我們的因果鏈條錯了。
我們之所以著急上火,是因為我們擔心成績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但真實的情況是,成績好并不是我們有美好未來的必備條件,痛苦博士的新聞我們并不陌生。
孩子成績好,上個好大學,畢業有更大概率找個好工作,有個更美好的未來,這條路當然沒錯。但如你所知,好大學就那么幾所,能進去的也就那么一小部分,大部分孩子就算竭盡全力,也還是讀不了好大學,有的甚至讀不了大學,我們要接受這個現實。
作為這些普通孩子的父母,我們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當我們終于發現自己的孩子只能是個普通人時,我們依然愛他。對于普通孩子來說,不用活在讓父母傷心的自卑與自責中,可以向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一樣得到父母的愛,甚至比他們更多的愛,這是他們的幸福之源,是他們美好未來之源。
條條大道通羅馬,幸福不是只有成績好一條路。用接納的心態去愛自己的孩子,讓他體會愛與責任的偉大,學會安然地接受生活的饋贈——不論它看上去是好的還是壞的,有這樣的品質,還需要擔心孩子的未來嗎?
至于成績和分數,孩子盡力就好,如果始終不行,就讓它作為孩子幸福人生的點綴吧,或許有一天他會幸福地回憶:當初我成績很差,媽媽還是一樣的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