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進步(孩子的成長比成績重要)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時應保持平常心,看淡分數,不被分數“綁架”,盡管學習成績在現階段還很重要,但就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來講,培養孩子的良好心態和良好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比學習成績重要得多。當一個人走入社會,真正用得上的是他積累的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一、孩子的成長為什么比成功更重要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父母能替孩子做事,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孩子在學會各種事的同時,才能學會面對困難。過度保護的孩子長大后很怕失敗,他承受不了失敗。要讓孩子自己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很多時候家長們的急功近利,以為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孩子其他的需求根本不需要管。
事實上,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方面的需求,不是單一的智力發展。家長要對孩子一生負起責任,那就要想明白你培養的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架考試機器。反過來說,心態那好,充滿自信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一定能夠創造一個燦爛的明天。
二、孩子生活經歷比考試名次更重要
因為考試,在學校孩子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老師總是在每次開始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雖然也能夠刺激學生,但更多的是沒有讓孩子輕松快樂的成長?,F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較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孩子接受磨練、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有的家長是“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是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家長應該做到:可以包容孩子,讓家庭成為孩子最后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沒有出路的時候,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墻。
三、多傾聽少嘮叨 對話比對抗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著干”,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都想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們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其實,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肯定有秘密,要給他們留一點空間,留一點秘密,讓他們有一些隱私,其實都是區區小事,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缺少朋友、渴望朋友是現在孩子的愿望,他們都有交異性朋友的需求,家長不能強行禁止,而要與孩子對話,了解他們,引導他們。要做到,在日常交流中,多傾聽,少嘮叨,變“代溝”為“代橋”的良策。
四、要讓孩子經歷磨難 付出比給予重要
現在的父母給孩子的愛是無原則的,可孩子是無情無義,多少父母流下了痛苦的眼淚,過去是父母打孩子,今天的孩子打父母。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的索求。曾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下崗的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蝦很貴,咬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皠e動!13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边^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嬌生不能慣養,獨立必須自主,從小吃得苦中苦,將來才能少吃苦。今天的孩子將遇到巨大的適應社會的問題,這已經從當前的家庭教育問題中凸顯出來。比如,有的孩子到了研究生,20多歲了,還是只知道吃膨化食品,什么也不干,該長大而沒有長大。父母能夠替孩子做事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這是今天特別應該引起家長注意的事情。
五、做事情多鼓勵少批評 激勵比指責重要
對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自己的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跡。今天的爸爸媽媽老是看不到孩子那兒好,老是看著別人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家長應該做到,平日里,多賞識,少苛求。因為孩子在一生中,第一個認識的就是媽媽爸爸對他的認識,爸爸媽媽對孩子正確看待,孩子才有希望。教育,你指責我,我指責你,家庭不可能和諧的,你欣賞我,我欣賞你才會好起來。教育就是挖掘潛能。不是將孩子都培養成筷子一樣齊,是要因材施教,把每一個不同的孩子的潛能挖掘出來。每天打開每一個孩子身上蘊藏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