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感悟(與親子溝通的經驗與技巧)
今天分享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看我通過何種套路,完成和孩子情感的深度溝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陪兒子一起睡前英語繪本打卡,好幾個簡單的單詞都讀錯了。雖然,我心里清楚,孩子最近除了上課外,校隊賽前集訓弄的孩子也挺累,但是仍壓不住老母親的火冒三丈,接著就是一通吼。吼完,心里立即后悔了。寶子們,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歡迎評論區交流哈。
處理親子關系,我一直遵循與孩子間的矛盾,就同夫妻間是一樣的,不隔夜也不能粉飾太平。
于是,上床關了燈,一片黑暗中(制造環境,孩子放下戒備)我開始套路孩子,引發共情:
“ 寶,你有點傷心是不是?”孩子不說話;
我又說:“你其實已經在努力讓自己讀的更好些,但是你今天有點困,想睡覺對不會?”孩子依舊不說話。
這兩個問題孩子沒出聲,保持沉默也是一種默許。因為,當孩子發現,我理解他的情緒,開始慢慢放松警惕。
我乘勝追擊說:“你有點生媽媽的氣對嗎?”(開始引導孩子吐槽,釋放負面情緒)孩子終于嗯了一聲。
我說:“那你和我一起說:媽媽,我生你氣了!”孩子不說話了。
我說:“我說一句,你學一句:媽媽,我真的生你氣了。”孩子怯生生地學了一次,在我鼓勵下,孩子勇敢地表達說:“媽媽,我真的生你的氣了,而且很生氣很生氣的。”最后一次,孩子說完自己都笑了。
孩子的心結解開了,轉天驚喜地發現,前一天各種讀不順的繪本,一下子讀完了。
所以,即便他是你的孩子,在情感上也是獨立的個體,同樣需要理解和負面情緒疏解,洪水快要決堤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