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父母和孩子有效的溝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在家庭關系當中,親子關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生活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摩擦,一些矛盾,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正常的。
但是關鍵在于矛盾是否能夠得到正確的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
案例:
很多的家長總是會抱怨,孩子和自己說話永遠不會超過三句,每一次的對話都是非常的簡單,但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好孩子溝通的技巧。
小明最近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小明的孩子現在正在上初中。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階段,再加上最近又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績一落千丈。
小明看到孩子這個樣子也是非常的焦慮,怕孩子如果一直按照這樣的狀態發展下去的話,很難考上好的高中,那么未來也就毀了,所以就想找機會去孩子交流。
但是每一次和孩子說讓他好好讀書的時候,孩子永遠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候更是直接不聽,躲在房間里面還把門給鎖上了。
分析:
像小明這樣的情況,想必許多的家長都有遇到過,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習慣性地用說教的方式去和孩子積極交流,但其實這樣的一種方式是孩子最厭煩的。
有時候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為什么孩子和父母之間沒話說呢?
原因1: 家長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就有孩子說話
許多的家長總是會存在著一種思維誤區,認為想要讓孩子聽話就必須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所以,總喜歡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說話,這樣的一種交流方式其實非常錯誤的,它是一種單向的溝通。
家長從來沒有理解過孩子內心想法,也從來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孩子可以短暫地屈服。
但是,時間久了可能會讓孩子不滿情緒壓得越來越深,反而是會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原因2:總喜歡去否定孩子
有些家長受到挫折教育的影響,認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應該要多給孩子制造一些困難,這樣孩子在未來遇到了挫折之后,才會有更多的經驗和更多的勇氣去面對。
所以當孩子在生活當中做出的一些行為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時候,就會直接地去否定孩子。
去批評和指責孩子,甚至會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家長的這些做法也會直接地去傷害孩子自尊心。
原因3:總喜歡向孩子抱怨
人如果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負能量的家庭環境當中,自己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有一些家長會有一些想法,認為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他們才會更加的努力。
所以總是會將自己在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遇到的挫折都向孩子傾訴,覺得這樣孩子就會更加的體諒自己,但其實家長的這些行為只是在給孩子增加壓力。
當這些壓力不斷的堆積到孩子無法承受的那一天,他們就會瞬間的爆發。
其實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有著一些技巧的,家長試用這3招,就容易取得親子溝通的雙贏。
那么這三招分別是什么呢?
(1)婉轉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語言的表達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有時候同樣的一個內容,但是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的接受程度也會有著很大的差距。
當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認真讀書,能夠不要玩游戲,多花些心思在學習上的時候,不要直接地去否定孩子現在的行為,而是需要用一種婉轉的方式去和孩子達成一致,雙方各退一步。
(2)平復自己的情緒
人處于一種悲觀或者是過于極端的情緒之下處理的問題都會比較的偏激,然而很多的家長在遇到孩子問題上總是會出現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情況。
當看到孩子犯錯誤,當看到孩子沒有滿足自己對他的期待的時候,強烈的憤怒感覺很有可能會讓他們做出一些傷害到孩子的事情。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感受,要知道自己情緒的波動范圍大概是怎樣,避免出現情緒失控的問題。
(3)增強同理心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角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樣的,孩子和家長經常會因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出現矛盾,出現歧義。
所以這個時候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增強同理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