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聽話怎么教育(孩子越打罵越叛逆越不聽聽話)
還未到晚飯時間,我帶著女兒去廣場散步。廣場上有幾位正在玩耍的同學,女兒也加入其中。天色漸晚,我示意孩子回家吃飯。”你先回去吃吧,我不餓!”意猶未盡的她不停搖頭。這個時間怎么會不餓呢?我大聲喊道:”快點回去吃飯!等一下再出來玩!”女兒坐在飯桌前,果然毫無食欲,用筷子敲打著碗碟,嘴里說著”我要出去玩”。我呵斥道:”把飯吃完帶你出去玩!”她卻扔掉筷子”你就知道吃!我現在不想吃飯!只想出去玩!”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對于不聽管教的孩子,想必很多朋友都會和我一樣,對其實行各種懲罰。小孩子和父母沒有界限,經常頂嘴,很容易養成各種不良習慣。每次女兒不聽話,我都會讓她面對房門罰站30分鐘,之后做口頭檢討。
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重視自己在家中的權威。只要看到孩子不服從管教,立刻拖鞋伺候,怒吼一聲”有沒有知錯”。但得到的回答卻是“隨便你打,我就不聽你的話”。孩子和父母沒有產生任何矛盾,為何不愿意聽從管教呢?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其實大多數孩子不服從管教,主要是因為父母沒有使用合理的命令方式。一方面是沒有給他們表達想法的機會,使其無法說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家長實行”一言堂”,希望孩子對其言聽計從,不給他們反駁的機會。
但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之后,對父母的指令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虧待”卻無法表達。便會拒絕聽從父母的管教。
另一方面是父母管教的語氣過于強硬,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有些家長管教孩子時,都會用命令或是威脅的語氣,像是”快去寫作業”、”現在必須睡覺”、”再不安靜我就要動手了”等等。
小孩子同樣希望能夠得到尊重,對于這樣的管教方式,他們會產生抗拒情緒和叛逆。父母的指令給自己帶來了負面情緒,孩子又怎會心甘情愿地聽從管教呢?
孩子不服從管教,家長要如何引導呢?這兩個方法讓他們乖乖聽話。
第一個方法:讓孩子做”選擇題”。
政治家莫爾曾說:人生中最艱難的事情便是做出各種選擇。
當我們管教孩子,他們表現出排斥拒絕時,我們不妨讓他們做選擇,使其主動接受指令。不如孩子沉迷玩手機不愿意寫作業,家長可以說:”現在給你兩個選擇,要么去寫作業,要么三天內不準玩手機。”
面對這樣的選擇題,孩子思考一番后,自然會選擇去聽從父母的話去寫作業。畢竟三天不玩手機,比立刻寫作業還要”痛苦”。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們聽從管教時,只會抱怨幾句,內心不會出現負面情緒。
第二個方法: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孩子長時間接受被動的說教,只會逐漸感到厭煩,甚至和父母疏遠。我們不妨制定規則,讓他們進行自我約束。可以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家長可以列舉出各種行為規范,以及懲罰和獎勵方式。
自己參與了規則的制定,孩子也就不會隨意觸犯,乖乖聽從父母的話。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則,家長要適當予以懲罰。在獎罰約束中成長,他們才能避免養成各種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