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的讓孩子遠離危險(怎樣讓孩子避免危險)
如何讓孩子規避危險,父母從這三點培養,從此“高枕無憂”
我們當知道孩子是沒有危險意識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們對外界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慢慢的他們會嘗試接觸。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然而每當孩子接觸新鮮事物的范圍擴大,也意味著他們離危險越近,帶過孩子的父母都應該知道,看孩子是不能離開的,往往你離開一會,孩子就是頭破血流,那么如何讓孩子自己懂得規避危險呢!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危險無非就是碰撞、疾病、陌生人!
其實想要規避危險一部分是父母的關照,一部分則需要孩子來自我保護了,在二三歲之前,孩子對于一切新事物都是敏感的,他們會登上高處,會嘗試觸碰尖角。
此時的他們會因為跌倒碰撞疼上好幾天,但是孩子脾氣來得快去的也快,過幾天就會熱情復燃,我們總不能一直看在面前吧,那就得嘗試一種放開式教育了,讓他們知道這是危險的!
那么如何讓孩子了解,認識危險呢,如何做到高枕無憂呢?
1預知危險
就像是學校,總是會帶我們演習,比如臺風來了怎么做,火災來了又怎么做,我們只需要把這種預示危險的習慣深入孩子的內心。
當然對于他們來說,臺風火災太遙遠,來了也無法自救,但是對于如何減少從高處跌落,或者減少如何被門縫夾住,這是實實在在的。
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記住疼痛,也許不需要多么痛的領悟,只是加深他的記憶,比如帶到上次被夾的門邊上,告訴他,這里夾住會疼,好好地想想,再帶他去很高的地方,讓他嘗試觀望下方,這未嘗不是一種預警!
2增加困難
有些孩子,對外界的事物總是樂此不疲。往往好了傷疤忘了痛,因此我們需要給孩子增加一些適當的難度。
在容易打滑的地上,嘗試站立,容易跌倒的地方嘗試爬起,而一些登高的地方,我們則再增加一定的高度,當然前提下父母必須在周圍看護。
這樣孩子在經歷了大量的困難后,達成目的會有不小的成就感,也培養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品性,其次經過了這么一番加量版的運動,孩子也的確累了,需要休息了,此時就減少了父母需要看護的時間!
3一個游戲一個常識
孩子的世界是沒有對錯的,所以我們盡量的去進行引導,然而如何去引導孩子呢,只能用一個又一個的趣味游戲來引誘孩子們。
孩子的身體是脆弱的,怕各種疾病的感染,因此我們應當教導孩子保護好自己,假裝玩打針游戲,相信沒有童年的孩子不怕打針的吧,慢慢的他們就會規避一些壞習慣,為了不打針保護好自己。
其次對于陌生人的警惕,我們也需要用充滿趣味驚險的故事來告訴他們,被壞人抓走的下場,再也吃不到好吃的,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后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于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于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