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怎么對待?(初中階段家長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在12歲左右會進入青春期,所以,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進入初中以后會變得特別叛逆,非但不聽父母的話,還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干,這讓父母覺得非常苦惱。其實,跟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有很多注意事項,父母尤其要避開以下兩個誤區(qū)。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tǒng)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不要拿孩子作比較
有些父母喜歡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獎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還專挑優(yōu)秀的孩子。當然,父母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只是想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孩子,促使孩子不斷進步。但是,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特別強,容不得別人說自己不好,他們不會把這些話當成是鼓勵,而會認為是父母輕視自己。于是,在自己最親的親人面前,孩子就會毫無掩飾地把內心的情緒全部發(fā)泄出來,進而與父母發(fā)生正面沖突。
所以,父母不要拿孩子作比較,每個孩子的個性和能力各不相同,根本沒有可比性。父母需要做的是用心陪伴孩子、仔細觀察孩子,努力發(fā)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將其發(fā)展為孩子的特長和可以謀生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不要跟孩子碎碎念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做得不對或不好,就會立即跟孩子指出來。如果孩子沒有作出反應,父母就會不依不饒,一直跟孩子嘮叨,希望孩子能夠主動承認并改正錯誤。但是,最終的結果往往卻是孩子跟父母大吵一架,或者孩子故意躲著父母,拒絕與父母溝通。
所以,父母不要跟孩子碎碎念,因為任何人都不希望反復聽到同樣的話,更不要說是叛逆期的孩子。其實,孩子早就把父母的話聽進去了,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愛面子,即便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輕易承認錯誤。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體諒孩子,把該說的話跟孩子說完以后,就默默地觀察孩子。如果孩子作出了改變,此事就不必再提;如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只要不是會造成嚴重后果的問題,不妨讓孩子碰碰壁,也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苦心,并提高抗挫能力。
結語
父母教育青春期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用平等的態(tài)度跟孩子溝通,同時,父母還要盡量避免跟孩子嘮叨,給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