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背后是什么心理原因(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在家長面前撒謊)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人無信而不立,一個誠實的人會讓人覺得可靠、信任,可以與之交友、共事。具有誠信的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和發展機會,誠信本身是一件有利于別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存在。
但是撒謊是伴隨著人一生的能力,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偶爾都有撒謊的行為。據研究表明:2歲的孩子,就有30%會撒謊,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4歲之后,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會撒謊。
謊言分為多種,包括無意識的謊言和有意識的謊言,無意識的謊言即是為了客氣而說謊、為了謙虛而說謊、為了集體而說謊等;而有意識謊言是為了自己而撒謊。
對于孩子有意識的謊言,父母要及早發現并加以引導,不要等到行為習慣根深蒂固之后,才想起教育。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里面,jasper撒謊,激怒陳小春,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子的。村長給jasper和軒軒,一個把花生米倒入罐子里面的任務,jasper沒有自己動手,而是各種求助,當求助無果之后,便選擇放棄。
而在攝像頭前的陳小春目睹了這一切,當jasper回來的時候,陳小春問他剛剛去哪里了,jasper刻意回避關于花生米的任務,只說去拿早餐,陳小春聽到他撒謊,立刻怒從中來。
他再次嚴厲地質問jasper剛剛去哪里,做了什么,jasper還是回答去拿早餐,陳小春特別生氣地說:“你五歲的時候就撒謊,十歲的時候怎么辦,我問了你那么多遍,還是一直說拿早餐拿早餐。”
最后在陳小春的堅持之下,jasper終于說出了實話,父子倆也化冰,相擁在一起,給彼此一個溫暖的懷抱。
為什么jasper會撒謊,像多數孩子一樣,撒謊,即使父母一再詢問也不敢說出實情,背后原因,你我都需要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引導孩子。
一、為什么孩子會撒謊?
1. 為了逃避懲罰
當父母比較嚴厲,孩子害怕說實話會引來父母的責罵或者是挨打,于是孩子則傾向于撒謊,是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罰。
如果孩子在家里是被愛、被尊重,對父母有十足的信任和安全感,孩子就會多和父母談心、交流、說實話 ,撒謊的可能性就會微乎其微。
2. 欲望引起的謊言
當孩子想要某種東西,而購買它又超出自己的實際能力,孩子就會通過撒謊,從父母那騙來金錢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3. 滿足心理需求
孩子在學校里面的集體生活容易引起攀比、虛榮的心理,比如假期可能會騙同學跟父母去哪里哪里旅行,借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撒謊是大腦的高級功能,在孩子撒謊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自我控制力都得到極大的鍛煉,撒謊與不撒謊的孩子相比,他們有更加優秀的認知能力。對此不是鼓勵孩子撒謊,而是告知父母不必過于焦慮,重在教育引導。
二、關于孩子撒謊問題,父母該如何教育?
1. 家長以身作則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曾說過:“如果不想讓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家長最好從自身做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做到以誠信為根本,在日常一言一行中,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2. 保有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
對于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父母不要像火藥桶一樣,一點就燃,憤怒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反而會把事情往相反的方向推進。
對于孩子撒謊,要保持耐心,循循善誘的引導孩子說出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沒有孩子天生愿意撒謊,了解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3. 對于孩子的誠實行為要及時表揚
當孩子誠實守信,父母要及時表揚,給予孩子或精神上或物質上的鼓勵,父母給予孩子正確行為的正面強化,被贊揚的孩子會從內心深處生出喜悅,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并且會得到父母的表揚,從而固化誠實的行為。
4. 教育要“關起門”來進行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撒謊這種不良行為,父母不要在公開場合訓斥孩子,不要以為孩子還小無所謂,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要給孩子一個面子,有什么事情回家,關上門慢慢教育引導。
父母只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基地,讓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會多跟父母交流,也有利于父母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孩子成長路上保駕護航。
你家孩子會撒謊嗎,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你是如何教育引導的,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