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長暑假注意孩子安全的話(暑假孩子們安全最注意什么?)
不管是之前的紅黃藍幼兒園,還是一件件拐賣兒童事件,都讓我們明白孩子并非像我們想象中的安全。孩子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但總有一些黑暗的魔爪,伸向他們,有些是外來因素,有些甚至是我們家里的安全隱患……
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部分之一,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shè)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wǎng)絡(luò)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但不管怎么樣,家長在做到排除孩子身邊安全隱患的同時,也一定要讓孩子對自己的安全上點心。下面這十個安全常識,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
1,危險電器不能碰
家里的電器可以說是第一危險源頭,而且一旦觸電,基本上孩子面臨的只有死亡,所以家長一定要操心。雖然家里面一般都對插銷,或者是一些電器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這些事情一定要教給孩子。
不能用濕的手,或者是濕的東西觸碰插銷;不能再打雷,下雨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平時不常接觸到的大型電器(尤其是廚房的電器)千萬不能碰;電器著火了之后,第一時間逃離現(xiàn)場,并告訴大人,千萬不要自己處理。
2,高處東西不能摸
不管高處的東西重不重,是不是利器,孩子都不能用手去摸,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東西砸下來了,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我們要教育孩子,如果看不到東西的全貌,或者是不能完全拿得住,千萬不要去碰這樣?xùn)|西。
尤其是在廚房,多少慘案的發(fā)生,是由于家長不小心把刀放在了孩子剛好能碰到的地方,結(jié)果刀向下掉落劃傷了孩子。
3,爸媽沒來不能走
記得之前有孩子報警說:“我把爸爸媽媽弄丟了,找不到他們了。”可能一開始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大家都感覺這個孩子也太可愛了吧?但是仔細一想,萬一孩子在找爸媽的過程中,被別人哄騙走,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
所以和孩子外出,一定要記得告訴孩子,如果和爸媽走散了,一定要在原地等候,直到看到爸媽出現(xiàn),才可以和爸媽一起走。孩子千萬不要隨便走動,這樣會增加危險發(fā)生的概率。
4,陌生人的話不能信
現(xiàn)在哄小孩的騙局千千萬,但只要孩子們記住,陌生人的話不能信,說什么我都不聽,不聽,這樣騙子的騙術(shù)再高明,也不能得逞。
我們要教育孩子,如果一個人莫名其妙的想給你一個東西,或者是你做了一件小事,幫助到了別人,他想要“獎勵”你,你也千萬不要相信。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受騙,被騙子拐走,都是因為貪小便宜。
5,什么事情都告訴家長
家長平時雖然不能時時刻刻的陪伴孩子,但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動向,比如孩子最近喜歡跟誰玩?最近都做了什么事?家長一定要知道。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隱形的陪伴,只要孩子養(yǎng)成了什么事情都告訴家長的習慣,家長就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孩子有潛在危險,并且及時排除危險。
尤其是孩子去了什么地方,去之前一定要跟家長說,并且在到達地方了之后,要及時跟家長匯報位置。
6,設(shè)立私密暗語
很多孩子都有手表,或者是小電話,可以跟家長聯(lián)系,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危險,很有可能被威脅,不許告訴家長。家長平時可以提前跟孩子設(shè)立私密暗語,就是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悄悄的跟家長說。
就比如說孩子并沒有哥哥姐姐,如果遇到危險,就可以問家長,我哥哥在家嗎?姐姐怎么沒來接我放學?這樣有助于家長第一時間了解事情,作出判斷并采取措施。
7,盡量到人群多的地方
很多人感覺人多的地方會危險,但是真正致命的危險,通常都是在人少的地方發(fā)生。因為在人多的地方,更容易向別人尋求幫助,我們要教育孩子在尋求幫助的時候,一定不能只說:他們是壞人。
而是要確定的說一些話,讓旁邊的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比如,快打110;他們是人販子;救命救救我。
而且讓孩子在尋求幫助的時候,盡量挑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不然很有可能大家都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準確的說:那個穿黃衣服的哥哥,救救我吧。叔叔叔叔,我不認識他們。
8,巧妙的尋求幫助
其實很多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有提前察覺,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會感覺非常的慌張。這個時候孩子要盡量把自己從壞人的“容易得手”名單中排除出去。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盡量去人多的地方,而且最好去一家店里,可以一直呆著,或者是向老板尋求幫助。在這個時候,孩子可以向店員要電話,打給自己的父母,讓父母來接自己。
9,拒絕單獨出門
孩子很少有一些必須要出門的要緊事,我們把孩子留在家里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不要自己一個人單獨出門,這樣會很危險。如果想要出去的話,一定要和朋友約在一起,最好讓父母把他們送到朋友家。
尤其是在晚上,不管孩子有沒有成年,都盡量和朋友在一起,并且要把朋友的名字和手機號之類的告訴家長。
10,記住家里的地址和電話
在孩子剛剛會說話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電話,尤其是家里的地址,至少要把所在的市或者是縣告訴孩子。因為我們很難保證完全沒有危險會發(fā)生,所以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在吃飯前或者吃飯后問問孩子,我叫什么名字呀?媽媽的手機號是多少?你知道我們家是在哪里嗎?
這樣來回反復(fù)的詢問孩子,讓孩子即使在很害怕的時候,也要記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