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老師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一說到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問題,就會讓很多父母頭疼,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父母更是不知道何去何從!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其實,我們父母只要少說話,多傾聽就是秘方。關鍵是要減少對孩子的擔心和防范,多和孩子談談自己的心路歷程。
與青春期男孩的溝通
到了青春期,尤其是當男孩的身高超過父親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是被保護的對象了。
他們要表現出大人的一面,我已經長大了,會尋求展現自己已經成熟的方式一一不與父母說話也是一種方式。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地不跟父母說私人的事情。
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的時候,少言是很重要的。也就是我們父母要學會閉嘴,不要覺得孩子跟你頂嘴,就是挑戰你尊嚴的表現。
當孩子不跟父母說話,父母一般也不要主動說太多。即使有時候他們主動找父母說話了,父母也要心里清楚,孩子很多時候是來提要求的,甚至有時候提出要求也可以不滿足,有些孩子可能就會大鬧天宮,搞得家里雞犬不寧。
比如:“媽媽,我要做一件事,你給我拿點錢”。我們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是大方的要就給,還是要盤問半天用途。當然你可以拒絕孩子的要求,有些孩子會發脾氣,或者以離家出走威脅時,我們又怎么做呢?
即使遇到困難,也很多男孩也不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挺住。往往一些讓我們父母大吃一驚的事情,都是這樣發生。
一旦孩子跟父母說話了,父母就要認真傾聽,如果打斷他,對話很快就會停止,再讓他打開心扉就不容易了。
父母要用受寵若驚的態度去傾聽,兩耳有神,臉有笑容,眼里更要有愛,當孩子說得舒暢了,內心的想法就會流露出來。
青春期的男孩,溝通的對象主要是媽媽,是比較回避爸爸的,因為爸爸會教訓他,跟他講道理。從心理角度來說,男孩和父親是競爭對象。
媽媽跟青春期男孩溝通的時候,要避免講很瑣碎的事情。
比如:“跟誰在一起做什么”“吃了什么”“用了多少錢”之類的雞毛蒜皮的事,因為男孩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很討厭這些內容。
男孩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跟得上他們的喜好的媽媽。
比如火:火星的開發、某個游戲的發展等天南海北的事情。但是媽媽一聽到孩子說起這類話題,就訓斥他:“快去做功課,別想這些沒用的事情!”
媽媽這樣做會把孩子說話的意愿一下子堵回去,又何必怪孩子不跟自己溝通?
與青春期女孩的溝通
如果身處一個和諧的家庭中,青春期女孩與爸爸媽媽都能溝通,這一點比青春期男孩更容易應對。
爸爸和女孩溝通時要避免過多提醒和防范,尤其是早戀這件事。爸爸總是比較防范,生怕女兒吃虧,但若過分小心,女孩就會慢慢減少和爸爸的溝通。這是爸爸和女兒溝通的一個誤區,需要爸爸注意這一點。
媽媽跟女兒的溝通本來很暢通,但如果媽媽說一百句話都繞到學習上,女兒就會很厭煩。
另外,媽媽跟青春期女兒溝通時,要避免說一些“鬼鬼祟祟”的事情,避免過多探究女兒在群體中是如何生存的。
比如:“你現在怎么跟這個人要好?為什么跟之前的那個人不要好了?是不是吃虧了,她對你做了什么事?”
這種溝通看起來很親密,可是會對女孩的性格發展產生壞的影響,她可能會變得敏感多疑和猜忌,心胸狹隘,在人群中會優先捕捉他人發出的負面信號。
如果察覺到很多負面信號,就容易回避人群。我們也常遇到這樣的高中女生,她們回避人群,甚至想退學,我們會發現她們背后往往有這樣一個“鬼鬼祟祟”的媽媽。
孩子和媽媽很多時候是潛意識連通的,這樣的媽媽投射給孩子太多的負面信息。
這種時候,媽媽可以和青春期的女兒說說自己的成長歷程,尤其是自己青春期時候的一些經歷、感受以及后來的發展。
比如:自己曾經喜歡什么樣的男孩,怎么內心忐忑不安,等等。這樣的談話會讓女兒和母親產生親密感,會感嘆人生這么精彩,在同樣的年齡她和母親有同樣的經歷,這就是生命的神奇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