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面對孩子惡語相向怎么辦(孩子對父母惡言相向)
第一次武漢疫情的時候,孩子5歲半,那段時間大家被困在家不能出門,剛開始我們一家三口還是很和諧,每天做飯吃飯,玩游戲,做手工,不知道過了多少天,因為晚上看電視的事,孩子爆發了,導火線就是我們約定看電視的時間到了,但是提醒了好幾次,孩子都不關,我就直接關掉了電視,而且說話聲音可能比較大,孩子就開始邊哭邊吼,連讓我去死的話都說出來了,而且一直說一直說,我都不知道這些話他是從哪里學來的。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我坐在那里聽著他說著惡毒的話,雖然我知道這是發泄,但是我還是難過,眼淚還是默默地流下來,爸爸只能坐旁邊安慰我。
當他發泄完后,他自己就過來找我談判了,事后我才分析出他談判的步驟,首先他嚇唬我說:媽媽,你以后要是再對我大聲說話,我就真的不理你了。嚇得我趕緊道歉,見我道歉了,第二步,說今天事情的經過,然后互相道歉,重點第三步來了,媽媽,我一點都不好,你再生一個吧,別要我了,我立馬就意識他在試探我,今天這么一鬧我還愛不愛他,我趕緊說,就算再生一個,也不能代替你在我心中的位置,媽媽最愛你,見我依然愛他,他立馬就提了一個要求,讓我買他心儀的樂高,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又入坑了。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都這樣罵你了,一點都不尊重家長,都不打嗎?其實如果平時一家人互相都很尊重,沒有過惡語相向,也沒有暴力行為,偶爾這樣,我們完全不用理會這些話語,因為這些都是發泄的語言,根本不是真的,孩子能說出狠話覺得可以顯示他們自己的力量,證明他的生命力很強大,反過來想一想,這是多么好的一種活力,也許有時候只是我們成年人想的太多,孩子根本沒有那么壞。
當孩子對父母發脾氣時他是多么信任爸爸媽媽,他知道家是安全的,不管他是什么樣子,好的壞的爸爸媽媽都能接納,這也會使他有足夠的底氣和力量去面對將來發生的一切,我相信有了爸爸媽媽的包容接納,這種事情是不會經常發生的,畢竟孩子比你想象的還要愛你。
當然孩子說狠話后,你一定要告訴他事實和你的感受,我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要是孩子到10幾歲了還說這樣的話,那我們家長就需要思考了。
如果我們當即反擊孩子,迫于權威和力量的差距,孩子可能會妥協,這樣的后果就是可能孩子就會一輩子唯唯諾諾,小心翼翼,不敢表達自己,也可能青春期會更叛逆,將來延續父母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說狠話的時候,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可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還是希望家長朋友們三思而后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