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和孩子溝通(怎么和孩子做朋友溝通)
現如今很多母親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認為我是母親,你是孩子,你就應該聽我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認可,還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沖突。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母親能主動將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比做朋友的話,那么彼此之間就能成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知心朋友。所以教育專家們總是提醒母親,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先做朋友,再做母親”。
和孩子成為朋友后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更容易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比如,可以問孩子:“這件事這樣辦,你覺得怎么樣?”。以一種交流詢問式的語氣去和孩子交流,孩子會覺得母親真得把他當朋友看,就會與母親拉近距離,也把母親當知心朋友。如此,以后的溝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蹲下身,平視著孩子的眼睛說話。談話過程中也不強迫孩子,用平等心平氣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并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建議。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他們會形成自己的思想與看法,會造成母親與孩子溝通上的障礙。只有平等地相處,孩子才有可能向母親袒露心靈,母親也才能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當一個孩子能與自己的母親建立平等的親密關系后,他的行為言談自然會漸漸變得高雅,他的性格也會開朗、樂觀、豁達,在今后面臨人生種種挑戰時,也會表現得更為男敢、自信。
做母親的平常還要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母親在與孩子交流時有時會發現孩子有一些“奇怪的”、“不可思議的”甚至是“錯誤的”想法、打算。對此,母親一定要寬容地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因勢利導,與孩子交換意見。
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進步,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