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防拐安全教育美篇(少兒安全常識防誘拐)
據悉在我國,每天都有近700個小孩被拐騙,每年有接近25萬個孩子失蹤!
孩子不上學休學輟學,相信沒有幾個父母能接納孩子不讀書,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學業有成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講解讓孩子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如何在1-3個月內引導孩子回歸學習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這樣的數據哪個家長看了不會寒毛直豎!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哪個家長敢輕易放手!
為了防止孩子在外出時被騙走,許多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這么一句話“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尤其是看到各種孩子被拐騙的新聞時,更是會頻繁地告誡孩子不要和陌生人交流。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有效嗎?
在一段名為《寶貝不怕》的視頻中對孩子進行防拐測試,最終測試結果更讓在場的父母瞠目結舌:50個孩子中,42個孩子中招被拐。
大量的案例分析,證明這樣做不僅效果甚微,可能帶來性格隱患,導致孩子冷漠內向,不善交際,甚至有可能在危險真正來臨時不知道如何求救。因此,與其強調讓孩子遠離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如告訴孩子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讓他們知道怎樣尋求幫助,這才是防止孩子被壞人騙走的重中之重。
建立安全名單,認準可以信任的成年人
雖然父母經常叮囑孩子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但是孩子由于自身發育的限制并不是都能夠理解“陌生人”這個概念。所以父母不如給孩子列出一份可以信任的人員名單,明確告訴孩子只有在這名單上的人才可以信任,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安全單以外的人都是別人,即陌生人。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可以向這些人求助,比如警察、小區的保安、老師、商場的店員等。需要注意的是,還要向孩子介紹如何鑒別這些人身份的真假,比如他們一般會穿著制服或帶著寫有名字的牌子。如果對方說掉了,就需要提高警惕。
告訴孩子:有這些行為的人可能是壞人
1. 向你求助的陌生人
孩子喜歡被人關注,也會樂意幫助別人,這一點往往會被壞人所利用。他們會對孩子說“我需要你幫我找我的孩子,你可以幫我嗎?”“你幫我找找我的小狗,好嗎?”因此要對孩子強調,大人無論什么原因都沒必要向孩子求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與詢問者保持距離,或者撥打110,請110幫助求助者。
2. 送你禮物的陌生人
“你要吃糖嗎?”“我這兒有個小汽車,你要嗎?”犯罪嫌疑人經常會用糖果、玩具、零食來拐騙孩子。因此家長要特別教育孩子,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吃、不要拿,讓他們學會拒絕陌生人的誘惑,就算是曾經見過的人,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輕信。當然在平常要讓孩子得到適當的零食滿足,這樣孩子才不會輕易被誘惑。
3. 叫你名字的陌生人
家長要告訴孩子及時一個大人能夠叫出他的名字也意味著那個人就認識他,為了防止孩子名字外泄,家長要做到不要讓孩子的名字出現在衣服外面,也不要在公共場合大叫孩子的全名。
4. 告訴你家里面有緊急情況的陌生人
當有人突然說“快點,你媽媽生病住院了,我帶你去醫院”,這種緊急情況,任何人都會驚慌失措,還也不例外。家長要向孩子明確不管那個人告訴他家里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或向他出示警察或消防隊員的證件都不要跟著他走。相反,他應該立即跑去向老師或其他家人求證這件事。
5. 向你詢問家庭信息的陌生人
有的壞人通常會以查水表、查電表等身份向孩子詢問家庭住址或者其他的家庭信心,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透露任何個人信息,如:姓名、地址、電話、所在學校等,還可以向他們說明,除了學校的老師之外,大人是不會向孩子詢問這些信息的。
6. 說話時總是伸手摸你的陌生人
孩子通常對交談的距離沒有概念,往往會讓陌生人靠近自己,所以平時家長要和孩子練習一臂左右安全距離的控制,當陌生人要摸自己的時候一定要迅速躲開。
7. 要帶你出去玩的陌生人
犯罪嫌疑人經常會利用孩子的獵奇心理和好玩心理,引誘孩子離開安全環境,進入到嫌疑人可控區域,家長要讓孩子禮貌拒絕,并迅速回到可以信任人的旁邊。告訴孩子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一旦感覺某人有點不正常時,一定要告訴爸爸或媽媽——即使這個“可疑”的人是老師或是朋友。
8. 讓你保守秘密的陌生人
如果任何一個成年人要求你保持一個令人不安的秘密,孩子完全可以把這件事和他所信任的父母、大人討論。
確保孩子安全,家長要這么做
1. 設置家庭密碼,并時常更新
這個密碼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昵稱,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假如陌生人以孩子父母朋友的身份或親屬名義要把他帶走時,孩子要先問密碼,如果陌生人答不出,孩子就要向老師或者周圍的人求救。此外,孩子有時候會不小心把密碼泄露出去,因此家庭密碼要經常更新。
2. 確保孩子正確撥打家庭成員電話及110
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在自家電話設置110快速撥鍵,教給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撥打110電話的方式:明確告訴110接線員“我需要幫助”,如果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談話,就摘下話筒放在一邊,以便警察追尋孩子的行蹤。
3. 家長要以身作則,過濾風險
家長在出門之前要告知孩子自己去哪兒,盡量不要突然消失或玩失蹤。路邊是拐騙兒童案件的高發區域,家長要減少在路邊的停留,在公共場所,要始終陪同在孩子的身邊,即便是上廁所的時候也要陪同孩子一起去。另外,還要讓還自己隨身攜帶緊急聯系卡或者佩戴哨子遇到危險時能夠及時求救。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家長在微博、微信中曬出自己的孩子照片,也有可能會泄露孩子的信息,給犯罪嫌疑人留下可乘之機。
4. 情景演練培養孩子安全意識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安全意識更多來自習慣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例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他一個人在公園的情況。父母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一個人或者和朋友在一起,有陌生人接近你,停下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站起來,和那個人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在外出時,可以指著停在路邊的車子,問孩子“如果有人讓你上車去拿你喜歡的DS游戲機給你玩,你去不去?”等實地演習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5. 訓練孩子的應變方法
告訴孩子,不要一個人去偏僻的地方。一旦碰到需要迅速擺脫的危境,可以丟掉任何攜帶的東西,大聲叫喊,并快速奔跑。如果可能,可以跑到就近的成年人身邊(最好是帶孩子的婦女),尖叫“救命?。∵@不是我的爸爸!”。如果被陌生人帶走,要大聲叫喊,并拼命抓住周圍固定的物體,比如車門,自行車扶手等。也可以踢綁架之人的腹股溝或眼睛,躺在地上,不要輕易讓綁架之人抱走。告訴孩子:如果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了別人,父母永遠不會責怪你。
學會自救很重要,關鍵時刻能救命
一位5歲被拐的女孩最終毫發無損地回到了父母身邊!整個脫險過程驚心動魄,堪稱兒童“防拐自救教材”。讓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在孤立無援的時候,她沒有過度反抗,但是當她看到警察之后迅速跑到警察的身邊,并大聲喊:“她不是我媽媽?!辈⑴懦苏Z言干擾,準確的描述出了整個被拐過程,向警察準確的報出了自己的姓名、學校以及家長的聯系方式。在整個過程中她都緊貼警察,躲在警察的后面,保證自身的安全。
家長在教育孩子如何做好自我保護,也要培養孩子的自救意識。
1. 孤立無援時,不要過度反抗
如果孩子在面對有暴力傾向的成年時,不要激烈抗拒,要裝作聽話,以免刺激嫌疑人,自身安全受到威脅。
2. 多聽多看,記住行走路線
如果孩子被抓住,帶到車上時,先要找理由不上車,然后趁機逃跑,如果沒有逃跑機會被帶上車時,要認真看著車外的建筑物,記住路過了什么地方,走了什么路,車里面有什么,尋找機會撥打父母電話或發送短信,并告訴父母自己所在地附近的標志性的建筑或標志。
3. 學會留下小標記
在被劫持的路上,走到類似于十字路口這些重要的地方,拋下書包里面的文具、書籍以及隨身攜帶的東西,給家人或警察留下破案線索。
4. 找準時機,果斷逃生
一般情況下有三個最佳逃生時間,一個是在剛被劫持的時候,第二是在上劫持車上之前,第三是警察來的時候。
5. 示弱,以博取同情
孩子要先示弱,盡量博取犯罪嫌疑人的同情,等到他們有所松懈的時候趁機逃走。如果遇到買家要告訴他們自己是被拐賣的,爭取得到買家的幫助,讓他們幫忙報警或通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