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疼繪本(孩子別怕 繪本)
圖畫書,就是孩子的安全港灣。
孩子不上學休學輟學,相信沒有幾個父母能接納孩子不讀書,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學業有成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講解讓孩子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如何在1-3個月內引導孩子回歸學習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1趕走傷痛的咒語——《痛痛飛走了》
孩子摔倒是經常發生的事,“摔倒了”怎么辦呢?是過分擔憂,還是責怪孩子不小心,或者像傳統做法那樣,把責任推到小石頭上,小椅子上?
小狗媽媽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痛痛—痛痛—飛……”,小狗媽媽會念咒語呢!一個小游戲轉移了小狗的注意力,小狗的眼淚不見了。天生喜歡游戲的孩子,在游戲中,很快就忘記了傷痛?!巴赐础赐础w……”兩個小伙伴不僅破涕為笑,而且還成了好朋友!
這本書,是我和孩子在受傷后共讀的第一本書,“痛痛—痛痛—飛……”成了我們之間最好的密碼,翌寶一喊痛,媽媽就用咒語念念有詞,痛痛果然減輕了很多呢!孩子都笑了!
2醫生真有那么可怕嗎?——《老鼠牙醫生》《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德索托醫生是一位醫術高明的老鼠牙醫生。這天來了一只牙疼的狐貍。要知道,德索托雖然有一條原則——拒絕為對老鼠構成威脅的動物看病,但是,他實在太同情狐貍了,所以他還是開了門。啊呀,看好牙的狐貍竟然想要吃掉老鼠醫生!那可怎么辦……
鱷魚去看牙醫,他好害怕啊,那尖尖的牙鉆,就要碰到他的牙齒了呢!怎么辦?一聲慘叫!咦,不是一聲,是兩聲!誰也發出了慘叫呢?原來是牙醫!來了鱷魚病人,他也很害怕呢……
非常好玩的兩個故事,顛覆了醫生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印象,白大褂的恐怖漸漸散去。敏感的孩子每當要換繃帶,被要求躺到醫療床上去的時候,她的不安就會涌上來。這兩個故事有效地降低了她對白大褂的恐懼。當故事講完,她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時,還會偷偷地跟我開個玩笑“這是給鱷魚看牙齒的醫生嗎?”
3 醫院那盞溫暖的燈——《第五個》
屋子里面到底在發生什么?為什么走廊上坐著那么多受傷的小動物,門一打開,它們全會嚇得瑟瑟發抖?為什么連走廊的那盞燈都無法直視房門打開時的情景?
這本書文字簡單,畫家極力渲染緊張恐怖的氣氛。走廊是黑的,小動物們都是殘缺不全的。連走廊的燈線也會因為害怕而發抖。哇,門開了,燈亮了,真是一個明亮的世界。哦,原來,那里面是一個和藹的醫生伯伯!你看,他還笑嘻嘻的呢!就是他把受傷的小動物們醫好的呀!
我和孩子都很享受這種心都快吊到嗓子眼的緊張,以及明亮的燈光突然灑進來時的那種豁然開朗,一緊一松的節奏,釋放了孩子的精神傷痛。
4幸與不幸的轉換——《真可惜,真幸運》
什么是幸運,什么是不幸。對于年紀稍大一些的孩子,他們會懂。
人生中潛藏著許許多多的幸與不幸,二者永遠是相對的。受傷是不幸的,但是受傷使我們有時間去閱讀,有機會去感受,誰能說清哪個是幸運,哪個是不幸呢?就像書中的主人公,雖然她向右拐,沒有得到那個漂亮的氣球,但是她卻避免了被花盆砸中的噩運。
傷痛,在人生中不可避免。保持良好心態,陪伴孩子一起走過傷痛,誰說這不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