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與初中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初中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和引導)
上一期說到孩子把離家出走的同學帶回家。我讓孩子的同學給自己父母打電話告知在我家。并通過這件事告訴孩子們,外面不是他們的避風港,遇見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離家出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今天說一下初中生不愿意多給父母說話。當父母想和孩子多說幾句,孩子還不愿搭理家長。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以及應對方法。
一、平等交流。就是把孩子當成朋友或同事,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多商量不指責。
二、轉變角色。不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父母,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學家。每次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宣泄情緒。
三、放權。孩子的事情怎么辦由孩子做決定,孩子承擔主要后果。作為父母只提建議,告訴孩子每件事情應該怎么應對?做好了是什么結果,沒做好又是什么結果。
下一步我就按照這個三個方案來實施。效果較好,比如在交流中孩子喜歡談他的同學。那我就幫他分析同學的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而且我每次預判都很準確。孩子對我的預判的準確感到神奇,遇事也愛和我商量。
孩子有一個要好的同學脾氣不好愛打架。我就和孩子一起分析,打架的原因,后果。能否不打架也能完成正常的溝通與訴求。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分析得很到位。
一、愛打架的同學身體好但是嘴笨,總是讓同學說了他啞口無言。只好用暴力來解決。遇事要講道理,如果對方不講理,可以找老師尋求幫助。
二、打架的后果。如果沒嚴重傷害會叫家長,如果后果嚴重就不是學校解決。可能會給雙方帶來不可挽回的危害。打架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舉動。
三、避免打架。平時做到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被人欺負。做事有理有力有節,在學校不翻閑話,不張揚不軟弱。
孩子自我總結,自我約束。要比父母的說教要管用一百倍。
還有一個例子是,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我就說你要是不好寫作業,學校老師先批評你,你不改然后還會叫家長。后來我被叫到學校,和孩子一起接受老師的教育。回家后孩子也覺得不好意思,慢慢開始轉變對學習的態度。
孩子進入叛逆期以后,家長一定要打起12分的精神。初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加上有了自我認知,自己認為是大人能解決問題,不愿意聽家長了說教。這時候家長要會引導孩子,既能幫助孩子快速的度過叛逆期。也能防止孩子在叛逆期闖禍。
希望能給看見文章的朋友一些幫助。如果你看我的分享還有一定的道理,請評論轉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