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自律的孩子怎么培養的(怎么才能培養好孩子的自律)
什么是自律?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在什么環境下做什么。
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自律習慣和意識?
自律是每個人想獲取成功,達到目的的良師益友。具有自律習慣的學生并不需要老師和家長煞費苦心,只要加以引導就能成功。科學證明,絕大多數的學生的智商都不相上下,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一般不是學生的智商高低,而是學生自律習慣的好壞與否。在眾多的學習習慣中,學習的自律性是最為重要的。
自律的特點:一是學習主動,主動性強。并不需要老師和家長監督和督促,而是學生自己知道該干什么。二是生活習慣自律,無不良嗜好。三是積極樂觀,遇事沉穩,理性看待事物。四是理解父母,心疼父母,體貼父母。想父母之所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作為一名教師,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培養孩子們的自律能力。通過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孩子自律習慣差,在老師和家長的威懾和監督和威逼的情況下,學生成績一直很優秀,但是遇到升學或者管理松弛的情況下,學生脫離之前的緊逼狀態,孩子成績下滑嚴重,究其原因是學生自己沒有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只能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被迫學習。我一直不提倡這樣的學習方式,因為我知道,老師和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都陪著學生們一直走下去,所以,我想唯有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唯有讓孩子們在今后多變的人生旅途中始終依靠自律這種優秀的品質把握自己正確的前進方向。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呢?
一、培養自律品質的核心是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我始終認為你即使給孩子滿足所有的要求,創造再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還不如從小就養成孩子諸多優秀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為人處事的習慣。這些優秀習慣的養成將是我們給予孩子最珍貴的財富。例如現在的小孩子都喜歡看手機,在孩子哭鬧家長忙的情況下,一般家長就給孩子一部手機,孩子頓時安靜好多,家長也清閑了許多,以后遇到這種情況重復上面操作,孩子對看手機產生依賴,養成了孩子的不良習慣,還損害了孩子的眼睛,正如網友調侃毀掉一個孩子只要一步手機。
當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由于身心發展,開始出現逆反心理。很多家長表示很難管教孩子,之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行了。其實這一階段我們更要注重他們的心理成長與變化,和他們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讓他們學會自我調解自己的心情,或者引導幫助孩子解決心里困惑。學會理智正常的和異性交往,讓他們明白當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幫助他們樹立自律的信心和決心,必要的給予提醒和鼓勵,尊重他們合理的需求,即使是那些在此前沒有養成良好自律習慣的孩子們,我們也應該挖掘他們身上的散光點,積極表揚,穩固保持形成一個優良品質。
在平時教學管理中,我們發現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大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能自覺自愿,主動的去學習:老師布置的作業,無需別人督促,總能高質量的完成,放學后他們會把作業當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來做;即便有時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他們也能提前預習下一步學習的內容,或者主動找一些課外書讀。
二、培養孩子自律品質的關鍵是為孩子樹立的自律榜樣
二、培養孩子自律品質的關鍵是為孩子樹立的自律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關于這一點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我們無法想象一個經常不守時的人能教育出守時的孩子,一個經常撒謊的家長能培養出誠實守信的孩子,一個有諸多惡習的家長能帶好他自己的孩子。
用錢打發安排,平時不管不問,無形中將家長自身的不良習慣傳染給孩子。孩子犯了什么錯誤就不問青紅皂白暴打一通,這樣的孩子只會越打越逆反,越打問題就越多。因此,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警醒自己,自己做得對嗎?自己說得對嗎?家長要堅持原則,自我約束,并在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上對孩子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方能克制住欲望。少點朝三暮四,多點自我克制,方能守得住自律之心。你能克制住自己,你的努力就會將你指到成功的方向。今天我自制了一點,就離成功更近了一點,慢慢地你發現,原來自律其實真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