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初中的孩子溝通的方法(怎樣和初中孩子溝通更有效?)
初中一年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但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之間是逐漸過渡的。
認知特征:孩子剛進入初一,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
心理特征:新鮮感和緊張感共存,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后,由于學科增多,復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使其感到緊張;
向上性與盲目性共存,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于萌芽階段,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泄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共存,不愿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希望得到老和家長的幫助。
溝通重點:
關注適應性——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盡快適應新的生活。
新的習慣養成——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進一步打好學習習慣的基礎,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障!
重視基礎知識——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松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級
認知特征: 此階段絕大多數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身體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但由于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采取的封閉甚至恥于談論的態度,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青春期煩惱。
心理特征:這個年紀的孩子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表面上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于是有的孩子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進而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青春期叛逆行為。
溝通重點: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的引導。但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逆反心增強,和父母交流逐漸變少。
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降低“姿態”,多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問題的苗頭并展開心理疏導,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不僅初二,連同高二也是一樣,都處于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科內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階段學習上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分層,需引起高度重視并提前做準備。
初中三年級
認知特征: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
心理特征:獨立性進一步獲得發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溝通重點:需充分利用此階段特點,培養和發展孩子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為中考做準備,與孩子一起了解當下學習情況和狀態,設定目標,協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