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么跟幼兒園老師溝通技巧(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我這兩天一直忙于娃的入園事宜,在生活物品準備好后,剩下的就是明天入園要交代老師的關于孩子的情況。以前總是看著或者聽說別人娃入園時怎樣的哭鬧,家長如何地上演各種情緒大戰(zhàn),今年秋季作為即將入園的小班家長,我也是真實地體會到娃入園的各種滋味。
01
我建議家長也能把握好這3個時間場合跟老師簡明有重點溝通:
送入園時
跟老師溝通盡量提前想好,把孩子在家昨天入睡前到第二天早上上學時的情緒,吃完飯,身體情況等這些注意事項說了就好。因時間有限,不建議拉家常。
接孩子時
跟老師問好后,問老師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午睡,吃飯情況,有沒有固定的玩伴等,要問具體。而不是今天我娃在學校怎么樣。
中午時間或者晚上時間段
想問娃的情況,盡量發(fā)信息給老師,中午時間段老師哄睡了孩子后,可能會稍微休息下,偶爾看看手機。
晚上盡量也在6點多到8點的樣子,避免過晚。
親子活動日
這種活動相對輕松自由些,在28號我也帶娃體驗親子活動日,學校在開學前為了避免娃的分離焦慮嚴重而設立。在正式組織活動時避免跟老師過多聊天,因為老師有活動步驟安排。等活動結束后你的溝通交流時間就來了。
02
跟老師第一步的溝通打開,以后會更順利!我們知道了較高效時間段的溝通后,也要知道跟老師的溝通技巧:
1、先信息形式問老師習慣的溝通方式,比如微信,郵件還是電話等。
我們清楚了后在正確時間把信息思考后集中發(fā)給老師,耐心等回復。
2、在文字中不可想發(fā)什么就發(fā)什么最好自己有側重點,也要有針對性的場合,比如:“老師,今天我發(fā)現(xiàn)娃的水杯里剩下很多水,他是忘了喝嗎,還是怎樣?”
3、不要直接稱呼老師你,比如:“老師,你要好好看好我家孩子,他總是不午睡,我擔心娃會困了哭鬧?!币宦犨@話像是給老師下命令似的,你覺得舒服嗎?
如果你說:“老師,我娃沒有午睡習慣,我擔心下午困了可能會哭鬧,麻煩老師在中午盡量引導娃休息一下。”這樣會舒服些,對嗎?
結語:家長朋友們放寬心,跟老師溝通交流開學前還是要有效地打開溝通模式,比如我跟班主任,副班和保育老師分別發(fā)過去娃的更詳細地自我介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性格特點,情緒具體包括容易出現(xiàn)哭鬧時間場合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