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溝通。溝通就是人們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過程。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就是想要孩子理解父母的思維思想和情感的一個過程。溝通一般可以分為:語言溝通(口頭、書面)和非語言溝通(眼神、神態、形態、體態、行為處事和環境布置等)。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有很多的方式,家長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因為現在的信息很發達,不能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簡單的套用在孩子身上,需要極影的技巧和方式方法。溝通一般有聊天,看劇、打游戲、吃飯、旅游等等的方法,千萬不要就是說教方式的溝通,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第二、溝通的基本流程:
1、事前準備。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溝通事項,自己要提前準備好功課,不能就是上來一頓說教,一定要針對自己的想說明或者溝通的事項做好事先準備工作;
2、確認目的。同時要清晰知道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是什么,例如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能玩手機等等,圍繞自己的目的和目標展開溝通;
3、闡述觀點。一定要條理清晰說明自己的觀點,不要顧左而言右,什么都說不好,圍繞著你的目的,闡述好自己的觀點,簡單說就像和領導匯報工作一樣闡述清晰你的論點論據,不要站在家長的角度,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和孩子進行溝通。
4、處理異議,達成共識。你的觀點孩子有可能不認可,也有可能反對,這個時候就要做到求同存異,滿足他的一個小要求,實現你最終的目的和目標。千萬不要因為一些不重要的因素,而忽視了自己原本的溝通目的,溝通的最終結果就是處理之間不同的觀點,達成一致的行動方案。
第三、溝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關鍵信息內容要反復確認。例如家庭聚會這個事情,一定要和孩子確定好時間、地點、參加的家庭成員、餐費預算、座位安排等,不要就是一說吃飯去,什么都沒說清楚;
2、溝通的時候盡量要少說話多傾聽,少聊天多詢問。同時要能夠認真聽取孩子的觀點,理解孩子想表達的重點內容。然后以重點內容為核心,交流詢問對重點內容的觀點和看法。
3、多解決問題,少爭論觀點。溝通的主要內容就是解決問題達成共識,不是爭論所謂的對錯,更多的時候是我們的認知和認識造成的不理解和誤解。
4、多書面溝通,少口頭溝通。對于孩子屢教不改或者是明顯存在不符合社會基本認知和常識的事情,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書面的溝通方式,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分場合、分事項、分輕重決定是否采用書面溝通形式;書面溝通之前盡可能先進行口頭溝通。
5、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只對事,不對人。溝通的態度比技巧更重要,溝通的互動比傾訴更重要,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不是解決人,溝通的過程是達成共識而不是互相積怨。
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孩子的未來和現在的培養密切相關,做一個優秀的家長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做好換位思考,認真的對待孩子才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