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代溝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融洽相處、存在相互反感甚至相互抵觸的家庭問題。
村里的喜發哥家里就存在明顯的代溝問題。以下故事主人公分別為:1.喜發哥,38歲,常年在附近城市務工;2.喜發哥的妻子,甄妞,40歲,在同城超市上班;3.小玲,喜發哥與甄妞的大女兒,14歲,在鄉鎮讀初中。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家的代溝故事。
一、從小的嚴格管教怎么突然在孩子上初中后就不管用了,喜發哥為此總犯愁
“大女兒小玲從小都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自從上初中后,就不怎么聽話了,我和她爸要是說她兩句,她就頂嘴,什么事都老跟我們反著來,有時候像仇人一樣用仇恨的眼光對我們,真是不知道現在的小孩怎么變成了這樣······”。這是喜發哥的妻子甄妞和隔壁柳太婆閑聊時的話語。
可見,在這個家庭中,父母和女兒之間已經存在了比較明顯的代溝問題。父母和女兒之間已經不能好好說話了,親子之間交流時的相互反感給這家人平添了許多煩惱。
一次放學回家,剛吃完晚飯,甄妞就催促小玲趕緊做作業,還嘀咕她不要睡得太晚,一番好言好語卻沒有得到好的回報,“你管得了我的作業?什么時候做作業還要你們安排?”小玲十分不滿的詰問道。氣氛頓時高度緊張,大有大戰爆發前奏的味道。接下來,就是一陣聒噪,小玲與甄妞各自扯出了對對方不滿的陳年爛芝麻,均出了高腔。身為父親的喜發哥也不時的指責小玲的種種不對和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最后小玲扔掉手中的筆,拿起手機進入自己的臥室,吵鬧才消停。
一次雪天送小玲上學,到了學校門口,喜發哥又是千叮嚀萬囑咐,當時小玲接過父親給的生活費,狠狠瞪了一眼。甄妞在一旁看在眼里,心里想,無非就是叫女兒認真學習,少吃零食,別跟差生一起玩,好像也沒錯,但就是不明白女兒為何不愿聽從。
又一次寒假在家,見小玲玩了半天手機,甄妞忍不住大聲譏諷道,“放假就知道玩手機,一玩就一天半天的,還要不要眼睛,看你都近視成什么樣子了,開學是不是要換成三百度了。”“還做不做作業,還讀不讀書?”小玲隨即反駁道,“就知道做作業,你懂什么,我讀不讀書關你什么事。”“一天天的啰里吧嗦。”說完,把手機往沙發上一扔,跑出門去。這讓在一旁做作業的妹妹都感到極為不安。
看來,喜發哥家的親子代溝問題已非常嚴重,主要體現有三點。
1.女兒對父母的管教和囑咐表示反感。
2.父母的期望和女兒的想法不一致。
3.父母和女兒之間從不認為自己做得不對,親子之間溝通不暢。
二、親子關系日漸疏遠,喜發哥隱隱覺得家庭仿佛正在失去曾經的美好
親子之間一度出現的緊張氣氛,對喜發哥的事業和大女兒的學習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前段時間,喜發哥在西關街接了一單粉刷樓房的活,頭天剛和女兒吵一架,女兒責怪他不該去學校找班主任“打聽”自己的情況,喜發哥一直比較郁悶。結果第二天粉刷的時候,稍微走了點神,不小心手指被窗戶的破玻璃刮了一道長長的口子,最后多耽誤了兩天工期,相當于少賺了兩天工錢。這事他并沒有讓甄妞知道,只是說長時間干活磨破了手指,直到后來有一些感染上醫院才沒再瞞住。
女兒的學習成績從上學期開始逐漸有些下滑,從剛上初中的班級前十五名到現在的二十五名開外,也讓喜發哥和甄妞深為憂慮。上次找到班主任了解情況的時候,班主任說好幾科稍微難一點的題目小玲基本不會,尤其數學和化學的基礎比較弱。對于這一情況,喜發哥兩口子除了督促說道之外,好像也別無它法。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親子代溝問題不可小視,這個溝壑從最初的小裂縫逐漸發展成巨壑之后,往往會對家庭中各個方面帶來羈絆,而這種影響往往又不容易察覺。
(注:以上故事為發生在村里多個家庭中的代溝問題的整理糅合,人名均為化名。)
三、代溝問題比較普遍,找對方法不難解決
任何家庭的代溝問題一旦出現,往往長期存在,只有改變一直以來的親子溝通方式,才可能最終消除。
1.父母要充分了解子女所處人生階段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比如本故事中,小玲剛步入青春期,和讀小學時的少年兒童期相比,在個人思想觀念、認知方面必然發生變化,她已經掌握了更多的生活常識,對事物的判斷和事情是非判斷都上升了一大臺階,不再是個小學生了。
她所接受的知識也增加了很多,對于學習方法也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選擇。只有了解孩子所處階段的基本情況,才有助于父母去思考采用什么溝通方式和交流內容。
2.父母不宜把自己的經驗、認識和期望強加給孩子。
如果采取強加灌輸的方式要求孩子、約束規范孩子,孩子往往難以接受,甚至會強化孩子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
如果采取詢問式的方法,溝通效果會更好。
本故事中,如果喜發哥和甄妞能夠多問問大女兒小玲在學校能不能聽懂老師講的,和同學關系好不好,適應不適應學校環境,是否喜歡食堂飯菜,零花錢夠不夠用,等等,采取詢問的方式來了解情況,并進一步進行溝通,比直接告訴她、要求她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恐怕效果好得多。
3.父母應在平時多關注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對發現的問題和新情況記在心里,找合適時機與其交流溝通。
對于發現的問題和新情況,應根據嚴重程度進行歸類,哪些是正常的“犯錯”,哪些是嚴重的不良苗頭,要分辨清楚并區別對待,不要一發現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就立即說教一番。實際上,有些小毛病,你給她一個眼色,孩子都能感覺得到。任何人對感覺到的毛病都會自覺進行反思并激發進行針對性改變的心理傾向。如果直接點出問題,讓孩子難堪,尤其是傷害到其自尊心,必然不利于孩子改進。
4.善于尊重孩子獨立空間和獨立人格。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心理、情感空間,這一獨立空間里,有屬于個人的獨特觀念認識和私密情感,孩子也一樣。父母必須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
尊重不等于不聞不問、不管不碰。比如,想要孩子做點家務的時候,可以用請求的語氣,“小玲,有沒有時間,把碗洗一下。”采用這種說話方式,你首先就把她當成了一個獨立的人,她可以去做這個家務,也可以不做。如果她此時不愿意去洗碗,也很好找理由,同時也不會由于沒做家務而感到緊張。當發現孩子跟隔壁家的淘氣鬼一起玩,就不要做不好的干預,孩子之間的這種友好的感情屬于私密空間內容,宜尊重。如果發現隔壁家淘氣鬼的父母都是不通情達理的人,可從側面暗示孩子不宜去隔壁家玩,可以邀請那個小淘氣來自己家玩。
5.多開展親子活動,對于防范代溝問題也非常重要。
親子活動多種多樣,隨時隨地均可開展,只要與孩子在一起,就可以多琢磨一些活動來。比如,跟孩子比跳繩,屋里屋外都可以開展。活動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看法、詢問近況的好機會,而且還可以增進親情。
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好家庭的經營,都必須避免出現親子代溝問題。如果你還有其它妙招,不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