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次當父母,體會做父母的不易。當我的孩子第一次踏入小學第一天,我特別焦慮。首先我不知道怎么和老師去溝通?其次我擔心孩子在學校表現怎么樣?因為一年級和幼兒園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同學老師相處也不是像幼兒園那樣的。
當孩子第一天上學回來,手臂就受傷了,聽孩子的描述是桌角壞了,劃破了她的手臂,我聽著十分心疼。于是我也糾結到底要不要和老師溝通一下了,心里很糾結,可是不溝通,那么如果明天再劃破手臂,那又受罪的是孩子。于是我決定還是打個電話給孩子老師。我說這樣和老師說的“喂,老師,您好,我是某某同學的家長,現在耽誤您幾分鐘了,和您聊一下今天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孩子剛才回來說手臂受傷了,被桌子角劃破了,我看傷口有點深,所以想麻煩老師您明天早上幫忙檢查一下孩子的桌角是否有問題,以防在劃破其他的小朋友,就不好了”。老師的回答是:“哦好的,那讓你家孩子明天早上提醒我一下,我給她檢查一下”。電話也就掛了。作為家長我說實話我不知道我溝通是否有問題,可是老師的回答我也不能說十分滿意。
因為說實話和老師溝通,一是怕說重了,給孩子穿小鞋。二是不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受傷,那么不管不問,孩子下一次回來就不愿意再和家長說了學校的事情。
我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一直在學習狀態中~初為人母,沒有太高情商。只有像做的優秀的父母多多學習~
如果你們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一些事情,你們都是如何處理和老師溝通了?
我個人觀點:
第一:和老師溝通需要私下溝通,不能直接在本班級群里直接說出來。
第二:和老師溝通需要有高情商,要會說話。遇到孩子事情先要冷靜,先引用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表現情況再直擊主題,再處理事情。
第三:和老師適當地保持著聯系,如果學校需要家長配合的話積極參與配合。
第四:學校的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和學校老師做積極好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