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叛逆期是一種病嗎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里,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這兩天和一個媽媽聊天,在我印象里,她很知性、平穩,雖然是當老師的,但是卻沒有身為老師的”職業病”,不那么”好為人師”,不那么愛”教導”別人。但是,她自己卻說她確實感覺到最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力不從心。

跟她聊了很多,但是核心問題依然是老生常談:所有”有問題”的孩子,背后注定有”有問題”的父母。,不管是強勢霸道款,還是焦慮控制款,不管是外表柔弱擅用道德綁架款,還是嘮叨不休不按我的意志就嘮叨死你款,反正總有一款適合孩子。

在她的描述中,我注意到幾個細節。

細節1:媽媽說,這幾天五一節放假,我們的安排肯定包括去奶奶家,還有孩子小姨要去北京,他要和他小姨一起出去玩一天。放假第一天上午,他就幾乎什么也沒干,睡了個懶覺,起床后去上了一個十點鐘開始的補習班。然后一上午就這樣過去了,我也沒說什么。下午我們要一起去奶奶家,我跟他說:把你的作業安排一下,這兩天應怎么寫,帶上作業。結果孩子把所有的作業全都拿上了,拿了一打子作業走,我說:你拿這么多你寫的完嗎?能寫多少就拿多少啊。然后他又把作業放下了,這回可倒好,手里就只剩下幾頁了。我當時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是忍住沒說話。到了奶奶家,把那幾頁寫完,剩下的時間都在玩游戲,我說你也不再多做一些,他說我:我都拿上你又嫌多,拿少了又嫌少。

細節2:孩子從奶奶家回來,第二天又和小姨去北京玩,昨天他又告訴我,明天還要去同學家——他有幾個同學住在某某別墅,家里環境很好,同學媽媽也邀請他們幾個同學假期一起去家里玩,可以一起吃吃茶點,寫寫作業什么的。而孩子的作業還有很多沒有完成,媽媽很著急也很生氣,說:你的作業還有那么多沒寫完,馬上就開學了,前面時間沒有安排好,現在還要去同學家,那你的作業怎么辦?孩子面色鐵青,回道: “我不去了”,然后便再也不肯說一句話。媽媽很懊悔,覺得自己”又說錯話了”,但是在當時當刻,她確實想不出說什么來了。

談話的內容很多,所以只挑出其中兩個細節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關注的問題。這兩個細節分別代表了家庭教育中常見的不同問題的類型。非常有探討意義。

1.父母的各種類型的包辦替代,都是對孩子”自主生命力”的扼殺。

我相信,如果不經我刻意指出來,可能這位媽媽并沒有意識到她對孩子無時不刻的包辦替代和軟硬相交的控制有多嚴重。

孩子上午”只”上了一個課,別的”什么也沒干”——不經意的話語,實際上反映了媽媽對孩子無意識的焦慮和不滿。在媽媽內心深處的標準里,孩子的做法實際上是不符合自己認為的標準的,是有些”浪費時間”的。只不過這種不滿和焦慮因為假期剛剛開始,被無意識的壓抑了。

帶孩子回奶奶家,媽媽叮囑孩子:記得合理安排時間,記得帶上作業?!诒旧恚仁菍⒆幼灾靼才艜r間和管理作業能力的隱性質疑和否定,同時也包辦替代了孩子自主思考如何合理的統籌安排時間和作業的能力。換言之,叮囑既是對孩子成長的打擾,又是對孩子能力的閹割。

孩子作業帶”多”了,媽媽嘮叨: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準備要做的作業,帶那么多能寫完嗎?孩子帶少了,媽媽埋怨:怎么就帶這么點作業,時間都浪費了?!獘寢尩目刂疲尯⒆油耆荒馨凑兆约旱囊庠釜毩⑿凶?,往左走,不對,往右走,也不對。結論是:怎么走都是錯。

包辦替代、嘮叨指責、強勢控制…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教育方式的錯誤,隨處可見,時時可見。它們閹割了孩子的自主意志和能力,損害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給孩子帶來深深的被否定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阻力,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傷害。

李少成老師上課時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如果你身上沾了一粒沙子,你很容易關注它,它是怎么硌到你,怎么讓你疼,你都特別清楚。但是如果你去了一趟沙漠,那里遍地黃沙,你也渾身沾滿了沙子,那么這個時候你還會特別記住是哪一粒沙子硌傷了你嗎?不會的。

事實上,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這種隨處可見的、隱形的、無意識的傷害,就像沙漠里的沙子,呈現一種彌漫性的狀態分布,孩子也因此呈現出一種生命力缺失的萎靡狀態——比如缺少積極主動的自覺性,淡漠疲沓,無精打采等。更為可怕的是,這一點父母自己很難覺察,無法意識到自己錯誤的養育方式帶給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我們每個人都長著兩只眼睛,這兩只眼睛在大多數時間都用于”向外看”——盯著別人,尤其是盯著別人不合我們心意的地方。于是就產生了很多對別人的批評、挑剔和抱怨。我們很少有時間耐下心來審視自己,即使偶爾照一下鏡子,也是自戀式的自我欣賞——研究顯示,照鏡子時感受到自己的形象要比真實的自己的美30%——恰恰是因為人是自戀(自我中心)的動物。從某種角度說,“自省力”是區分一個人是否有自我成長能力的重要指標

雖然生孩子不需要”牌照”,但是養育孩子卻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自省力。父母需要時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2.父母自我實現的缺失會轉嫁到孩子身上,變為對孩子的焦慮

這位媽媽在聊天的過程中,承認自己對孩子有較高的期待和焦慮。我問她是否是對自己現狀的不滿足,她想了想說,好像沒有。她說自己以前確實是一個爭強好勝、容易焦慮、非??释宫F自身價值的人,但是這些年心態調整的好多了。自己在工作、家庭各方面的發展也還不錯。唯獨這兩年因為孩子的問題,有些焦慮。

我對她的回答不置可否。一個人的人格特征,絕對不可能只在一個方面展現,其他方面之所以難以覺察,只是自己沒有特別關注而已,并不是真的不存在

通過聊天,她提到她在幾年前曾經因為工作上的焦慮差點精神崩潰,所以,她之所以現在覺得在工作等其他方面并沒有焦慮,只是和之前那個狀態的比較,并不是真的”鏟除”了焦慮型人格。她仔細思考后說:從縱向的角度,自己跟自己比較,自己是一直”前進”的,從農村到縣城,再到省會,從一般中學到重點中學,自己的職場生涯是一直前行的。但是從橫向的角度,如果和自己的同學相比,自己就”混”的并不如意了??赡茉趦刃纳钐?,還是有很多不滿足的東西,導致了自己的焦慮。

事實上,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一旦形成,幾乎是很難徹底改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格的不斷完善過程是一個終生課題,沒有終結的那一天。我們只能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的修正、調試,但是也不太可能換一個腦袋,換一個人格。

隨著聊天的繼續,她逐漸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對孩子保持著很高的期待。她甚至回憶起了自己剛生下孩子時的暢想——當時她抱著剛剛生產的孩子,夢想將來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出國,去英國,讀劍橋…她的老公也一直抱怨,她的眼里只有孩子,沒有別人。

一個焦慮型的媽媽,肯定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一旦有了期待,就有了”標尺”這個標尺,會不自覺的驅使著媽媽,不斷按照自己的意愿”板正”孩子。當孩子無法完成自己的期待時,就會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這位媽媽學過心理,對自己焦慮的成因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她之前一直誤以為自己的焦慮情緒已經基本調試完成,但卻忽略了自己的焦慮型人格只是無形當中換了一個出口釋放,這個”出口”就是孩子。

我讓她試圖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視線從孩子身上轉回到自己身上,多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構建,這樣自然也就不會天天去和孩子”死磕”了。但我知道這對她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實際上,很多時候家長打著為孩子好、替孩子著急的旗號,都是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焦慮,給孩子附加了自己未曾實現的自我期待——因為自己內心無法填補的匱乏感,所以才需要不斷”向外求”。而這種焦慮,會牢固的附著在孩子身上,一方面會導致對孩子不由自主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內化”來自父母的高期待。換句話說,孩子自己也會成為這樣易焦慮,對自己要求甚高的人。后者對孩子的傷害更是深遠的,因為當孩子內化了這些高標準之后,就會無形當中對自己有苛刻的標準和要求,一旦達不到,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失去對自我掌控的感覺,從而喪失了自主探索的生命力。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一再強調”孩子有病,家長吃藥“的原因所在。媽媽抱怨孩子各種問題,實際上,最應該”治療”和改變的,恰恰是她自己。

3.世上沒有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家長必須對孩子的”改變”有耐心等待的決心

這位媽媽說了不少孩子的”問題”,從學習缺乏主動性,到”自私”、”自我中心”,她感慨,自己的孩子一直以來是很乖的,學習也很好,怎么上了初中成了這個樣子?

她的疑問也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明明小時候表現的很乖巧懂事,怎么一上初中就變了。

① 今天的果實,源于昨日埋下的種子。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呈現出來的問題,絕不可能是在”昨天”和”前天”形成的?,F在的表現,不過是之前日積月累的積累,在青春期這樣一樣特殊的年齡段的集中爆發,所以,”顯得”特別突出而已。

家長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評判標準單一,缺少等待的耐心“。一切以學習論,考試成績和與此相關的一切,成為考察孩子的唯一標準。在這樣明顯的動機驅使下,家長們普遍心理焦慮,當發現孩子學習上有問題,整體狀態下降時,就會特別容易緊張。

一緊張,就會使自己遏住孩子的”繩索”收縮的更緊,孩子感覺到被纏繞的窒息,于是拼命掙扎,于是就形成了逆反的孩子對峙焦躁的家長的惡性循環。

想要改變孩子的現狀,家長必須做的一步,就是放下自己的焦慮,放下收到立竿見影”特效藥”的期望。家長必須明白一件事:今天的果實,是過去很多年的積累,而這些曾經錯誤的教育方式帶來的”惡果”,在今天需要花費十倍百倍的時間重新修正。

所以,急是急不來的。

很多家長說,這個道理我懂,但是我做不到,孩子的關鍵期就這么幾年,一旦落下,可能一輩子的命運都會改寫。

是的,我認同這種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關鍵的,就是那幾步路,這幾個關鍵節點如果能夠走的順利,可能一生都會順利。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奉勸各位家長:沒辦法,愿賭服輸,出來混,就是得還。以前自己做錯了,那今天就得等著ta再一點、一點的更正過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階段,你越著急,效果越差。無數的案例已經驗證了這個結論,難道事已至此,你還要再拿自己孩子做實驗,重現驗證一遍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嗎?

另外,從人生的角度來說,一輩子還長,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意識到孩子心理上的問題,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孩子日后的開花結果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就別拘泥于今時今刻這一城一池的得失了。一次考試成績說明不了什么,就算是一次高考的失敗,也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整體成就。

第三,家長們也不必太過緊張,事實上,只要父母做出心態上的調整,行為上的改變,真正放下自己的焦慮緊張,以及和孩子對峙的緊張局面,愿意嘗試去了解孩子,走近孩子的內心,那么孩子的改變是很迅速的。

② 青少年”同一性”的確立,是青春期的核心要務。

一說到青春期,幾乎每個人都會想到”逆反”這個詞。實際上,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階段的人,都有屬于這個年齡段獨特的特質。在青春期這個年齡階段,也有其特殊的特征。家長們對青少年的了解,絕不應該僅限于”逆反”這樣一個狹隘的概念。更多的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有助于家長更好的理解孩子。

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斯坦利·霍爾在他的著作《青春期》中,將青春期比作狂飆運動,他說這是一個情緒躁動的叛逆時期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理上身體快速發育成熟,心理上,則開始客觀的觀察自己,并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而走向獨立。在這個時期,”同一性“被認為是這個階段發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他認為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發生在青少年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要面對自己是誰,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日后該何去何從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確立自己,找到自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首要任務”。正是因為這樣,才顯示出了他們的”逆反”,因為他們已經不滿于做一個聽媽媽話的乖寶寶,而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自我。

很多家長在這個階段會對孩子很憤怒,這種憤怒的背后,實際上是由于孩子正在努力掙脫自己的掌控,因為對”掌控感”的失去而產生的焦慮情緒。當然,家長們自己不會這樣認為,他會舉出很多例子來證明這個階段孩子的混亂不堪。

而事實上,”混亂“本身,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征。他們會嘗試各種人格和角色的實驗,他們面臨很多的選擇,他們會表現得非常不穩定,情緒起伏也很大…但所有這些,事實上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探索”自我的嘗試。不管家長看起來多么不可理喻,實際上,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并和世界融合。

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對這個階段孩子的逆反大動干戈,你只需要知道,他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探索世界就夠了。而且,家長們需要明白一點:在這個階段給予孩子時間和機會去探索不同的人格和角色,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事實上,反過來大多數青少年也會最終放棄那些不被喜歡的角色。

有證據表明,民主型的家長,即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鼓勵青少年參與家庭決策的家庭,能夠很好的促進青少年的同一性獲得。在這個階段能夠成功地處理不同角色帶來的沖突和身份的青少年,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自我感覺,會變得更為積極、自信。這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意義非凡。

所以,正如斯坦利·霍爾所說的那樣,青春期是一次新生,誕生了更加高級且復雜的人類特質。是讓一切變得更美好的必要開端。

所以,換一個角度看待孩子的”逆反”,家長們就會知道,逆反是孩子生命力萌發的象征,是再好不過的現象。

4.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和孩子的關系。

在本文中母親和孩子的溝通是有問題的。媽媽犯的一個錯誤:過分關注具體事務(例如成績、作業等),而忽視了現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作業是否完成,考試成績考了幾分,這貌似是一種比較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的態度。但實際上,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需要建立在學習的自主性上,其次,不管是學習成績還是學習習慣,支撐它們的基礎,都是孩子的心理狀況。

換句話說,學習態習慣、完成作業、考試成績…這些都是現象,而根本,是孩子的心理。

我們每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心理動機的支撐。只是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沒有被覺察到而已。

家長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抱怨和指責那些孩子早已知道的事實,是最無用的廢話。

就像媽媽聽到孩子第二天還要去同學家玩之后說的那些話:”你的作業還有那么多沒寫完,馬上就開學了,前面時間沒有安排好,現在還要去同學家,那你的作業怎么辦?”,她所陳述的,基本上都是孩子已經知道的事實,不僅如此,她還用一種否定和指責的語氣將這些事實說出來。這些話,實際上就是無用的廢話,除了激發孩子的對抗情緒之外,別無他用。

很顯然,媽媽說出這些話是出對孩子的不滿,在她看來,孩子完全不靠譜,自己的作業做成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分不清主次,還要去同學家玩。

這里面包含了媽媽對孩子的否定。即她已經確信以及肯定孩子是”不靠譜”的,是不知道自己作業做成什么程度的。這是一種對孩子的深刻的不信任。退一萬步說,就算孩子真的是不靠譜的,又怎么樣呢?作業是他的事,他已經是一個初二的學生,上了這么多年學,他能不知道完成作業是學生的本職工作,不知道完不成作業到學校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嗎?難道家長的擔心就能使一個”不靠譜”的孩子變得”靠譜”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墨菲定律提到:”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的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事實上,你越不信任孩子,ta就會越表現的不值得被信任。在父母質疑的語氣和眼神中,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重要他人”對ta的否定中,孩子完全喪失了自我價值感,內心充滿了挫敗感——既然連父母都不相信我,那我一定是差的。這種低自尊會深入的根植于ta的內心,指導著ta的行為。

事實上,“指出問題”是世界上最簡單事情,但是也是最沒用的事。因為我們的重點不是指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更何況,以指責的口吻”指出問題”,那就更偏離了指出問題的本意,而是一種情緒的發泄。

更好的溝通方式是:孩子,我看到你的作業好像還剩下的不少,我有一點擔心,怕你明天從同學家回來完成作業時間不夠,不知道對這個問題,你是怎么考慮的?可以和媽媽交流一下嗎?

說出事實、表達期望,但仍將主動選擇權交給孩子——這種溝通方式一般不會引發孩子的逆反。事實上,孩子對媽媽后來鐵青著臉說”我不去了”,又一次驗證了指責的后果?!聦嵣?,孩子未必對自己的作業沒有規劃和安排,但是媽媽首先沒有驗證,就主觀性的認為孩子是不靠譜的。其次,孩子對媽媽說的一切也都心知肚明,媽媽毫不留情的指出來,實際上是撕破了孩子的”遮羞布“,這使得他既羞愧又惱火,所以他說”不去了”,既是賭氣,也是無奈。第三,試想,一個滿懷憋屈情緒的孩子,即使沒有去同學家,留在家里,他能很好的、高質量的完成作業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情緒沒有消化,學習效率一定受損

所以,學會好好說話是家長的必修課。只有放下自己那些主觀臆斷,愿意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孩子才能如你所愿,表現的更加出色。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個人把精力都用于無意識的內耗,用于和情緒對抗,和父母博弈上,ta怎么還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習?

滿足孩子≠溺愛孩子。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渴望是需要被滿足的,例如希望被父母看到、尊重、理解,而不是被說教、指責、臭罵。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只會出奴隸或心理畸形的變態,同樣,說教和控制底下也出不了好孩子,只會使孩子的心理變得逆反和萎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8:00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9:18

相關推薦

  • 十幾歲孩子不聽話,迷信怎么說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于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轉折點,有時會表現出不聽話的行為。有時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困惑和不安,而有時則可能是因為他們正在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在這種情…

    青春叛逆期 2024年2月13日
  • 上大學的孩子懶又不聽話怎么辦

    上大學的孩子懶又不聽話怎么辦? 這個問題不否認是存在的,但是到底應該怎么解決呢? 有時候讓我有些困惑,因為我的孩子很懶,我為什么不讓我的孩子懶呢?我的孩子很勤快又很體貼的,就這樣我…

    青春叛逆期 2023年4月13日
  • 一歲孩子不聽話可以讓哭么

    一歲孩子不聽話可以讓哭么? 前幾天陪著老婆學會了“哭”這個成語。視頻里,孩子哭哭啼啼的小臉在哭得喘不過來氣,大人還以為是孩子沒吃飽。 還好我在家把孩子哄好,放心給他睡覺,不然孩子突…

    青春叛逆期 2023年3月18日
  • 關于青春期孩子心理學的書籍

    青春期孩子心理學書籍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階段,也是孩子性格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正在經歷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同時面臨許多挑戰和困惑。因此,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春叛逆期 2023年9月8日
  • 高中生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高中生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隨著科技的發展,游戲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對于一些高中生孩子來說,游戲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取代了學習和社交。這種…

    青春叛逆期 2023年8月17日
  • 關愛心理健康班會記錄

    關愛心理健康班會記錄 大家好,今天我們舉行了一場關愛心理健康的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如何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

    青春叛逆期 2023年9月5日
  • 關于成績對孩子的要求

    成績對孩子要求的重要性 成績對孩子要求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成績是孩子衡量學習成果和自我價值的重要標準。家長和老師通常會對孩子的成績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證…

    青春叛逆期 2024年3月20日
  • 中班幼兒叛逆期的成因與對策

    幼兒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幼兒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逆反心理往往是這一時期容易被忽視的,如果不能夠有效調控逆反心理,很容易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針對這一…

    青春叛逆期 2022年5月19日
  • 叛逆期書籍_

    叛逆期書籍介紹 ¥19.9 購買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第二步、家長調…

    青春叛逆期 2023年2月7日
  • 十一歲的男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十一歲的男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但也是最為叛逆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候,男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情緒波動較大、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性強等特點,而家長往往會感到困惑和…

    青春叛逆期 2023年12月2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台南县| 开远市| 盈江县| 上犹县| 寻甸| 合江县| 英吉沙县| 内乡县| 德保县| 九江市| 平度市| 天津市| 三明市| 朝阳市| 东乡| 九寨沟县| 东兰县| 建宁县| 凤山市| 靖江市| 二手房| 顺义区| 泾川县| 大石桥市| 印江| 东阳市| 南皮县| 翁牛特旗| 乌苏市| 色达县| 清新县| 郸城县| 万盛区| 海门市| 昂仁县| 棋牌| 汤原县| 台江县| 开江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