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孩兒,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每天總是為了生活早出晚歸,回到家后就非常疲憊了,所以家長平日里根本就沒有時間陪伴他,甚至許多時候,連男孩的生活都無法照顧周全。
媽媽是個要強的人,非常強勢。她對男孩的要求極為嚴格,不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媽媽的控制激起了男孩兒的逆反心理。男孩不僅不順從媽媽的安排,而且還處處與媽媽作對。媽媽要求他好好學習,他就故意不認真聽網課,后來干脆就不聽課,要么睡覺,要么出去玩了。媽媽要求孩子行為端正,他就趁家長不在的時候抽煙、上網……
無計可施的媽媽向爸爸訴苦,爸爸動用“家法”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但幾天以后,男孩兒故伎重演。
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對周圍的一切產生抵觸情緒,這個案例中的男孩兒就是這樣。由于平日里父母對他的關心少,他自然會產生一種“以前不管我,現在為什么要來管我,你們又憑什么來管我”的心理。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浪子回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最終都失敗了。面對叛逆的孩子,父母應當采取怎樣的措施呢?
一、用平等的心態面對孩子
一般來說,父母希望自己的話能夠得到孩子的絕對服從。但是大多數孩子的叛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父母知道:自己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自己有思想、看法,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所以,當孩子叛逆了,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談話方式。可以這樣說:“就這件事,我覺得……會比較好”,“你覺得……”。這樣的談話方式,孩子和家長在同等的地位上,平等交流,孩子會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親子間就更容易溝通了。
二、尋找與孩子間的共同語言
只有擁有共同語言,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因此,父母應當關注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三、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在居家上網課期間,孩子在家時間長,家長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工作交給孩子來完成。如:洗碗、整理房間……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夠讓孩子在壓力中學會承擔責任,從而體會到被重視、被認可的幸福。
四、給孩子適當的空間
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代溝,是難免的,因此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空間也是非常必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比如:父母和孩子在買東西的時候會有分歧。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這樣解決問題:當孩子需要什么東西時,可以向家長申請,只要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就給他需要的錢數,讓他和朋友一起去購買。這樣,不僅不會與孩子出現爭執,還能夠鍛煉孩子的審美能力、理財能力,一舉多得。
你,學到了嗎?祝你越來越幸福。如果還有問題,歡迎私信。也歡迎你邀請朋友來,我們一起變優秀。用心理學帶你找到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