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優秀作文題目

1.成都市高2020屆第二次診斷試題:致敬最美普通“逆行者”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國人民投入戰斗。這場戰“疫”中,醫務工作者沖鋒在前,獲得了大家的支持與尊重。與此同時,無數普通人都在為戰勝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遞小哥堅守崗位,為保障物資供應四處奔忙;環衛工人清掃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擋病毒的防護墻;社區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志愿者同樣沒有缺席,“逆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各個角落……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勞動者也值得我們尊敬。

請從上述“普通勞動者”中選擇一個對象,以青年學生的身份給他們寫一封慰問信,表達我們的感激與敬意。

要求:結合材料,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這是一道典型的應用文文體+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目,仿照2019年全國卷Ⅰ命題模式命制。這也是近幾年高考作文形式的一大主流,體現了高考作文越來越重視實用性寫作,具有很強的時代鮮活性,更有極強的情境真實性的命題趨勢。這不僅能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生活,關注身邊的人事;更能體現對考生認識“普通勞動者”價值的引領作用;既有對考生寫作能力的考查,又有對其情感道德、人生觀、價值觀、家國情懷等的熏染與教育。試題寫作情境、寫作對象、寫作內容、寫作體式都非常明確,審題難度不大,要想獲得高分,考生還要挖掘立意的深度和廣度,如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等,做到立意準確深刻、符合任務要求、語言文采好。

【精彩標題】

《螢燭之光,點燃希望》

(一)寫給環衛工人:

1.《花饗勞者,掃除新冠》

2.《一襲黃衣鏖戰,滿城櫻雨頌歌》

(二)寫給快遞小哥:

1.《逆風守帆,星火不滅》

2.《傳遞物資,傳送大愛》

(三)寫給社區保安:

1.《愿將生命燃成燈,萬家燈火勝星辰》

2.《你是萬家守護神》

(四)寫給志愿者:

1.《汝心灼灼,護國赳赳》

2.《聚是一團火,散做滿天星》

3.《星火盈盈,照亮萬家》

【寫作提綱】

1.萬家燈火初亮,街頭的路燈下有你們匆匆行走的身影,沒有家人相陪伴,只有戰友共進退。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的敵人是肆虐的瘟疫——新冠病毒。

2.你們是不平凡的普通人。路口、商場、街道隨處可見身著各式服裝的你們,雖沒有白色戰甲,但一副口罩、一件中國紅的馬甲和一股必勝的信念便鑄成了最堅硬的護盾。英雄不過是平凡人有一顆偉大的心。(分論點一)

3.你們是未來的奠基石。“基建狂魔”的驚嘆背后,是你們日夜兼程的趕工勞作;生意盎然的草木之下,是你們日夜未休的汗水與淚水。中國的未來是科技的未來,但質樸無怨的勞動者們才是中國的根,是泱泱大國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階梯。(分論點二)

4.你們是奇跡的締造者。你們是懸崖邊的一縷縷細絲,絲絲纏繞編織一張夢醒的巨網,守護一個個被夢魘淹沒了良知的逃難者。衛檢消毒,測量體溫,攔控車輛……100多天日復一日的堅持,將疫情的傳播遏制在了初始。(分論點三)

5.作為青年學生,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以筆為劍,在步入考場的那一刻,有劍士般的利刃出鞘,不負期望,不負韶華。

6.如今山河無恙,讓每一位華夏兒女攜手同行,看春意將至,櫻花遍地。陰霾終會散去,陽光依舊溫暖。

【優秀主體段】

在抗擊疫情的前線,不光有白衣天使,還有著一群為了讓醫生無后顧之憂而默默付出的人。“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為使白衣傾心治療,他們包干基層工作。“帶飯哥”以披麻袋之姿,手提肩掛20余袋盒飯;90后志愿者喊話:“非典你們保護我們,現在90后保護你們”;帶娃婦女20余個微信群,協調物資配送;飛行員霍晨飛拍攝紀錄片《冬去春來》,歌頌武漢抗疫英姿……“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一個又一個志愿者前赴后繼,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以別樣的姿態奮斗在前線。(語文匠點評:列舉深入病區的志愿者事例進行論述。)

 

2.河南金太陽高二聯考:接受“被拒絕”,走好未來人生路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Caitlin Kirby是密歇根州立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的博士生,近期在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時,穿著一條自己用17封拒絕信做成的裙子,出現在評委老師們的眼前,這些分別是她在獎學金申請、論文投稿、會議投稿過程中收到的,是她通過檢索“不幸”和“我們很遺憾通知你”兩個關鍵詞,找出了這些郵件,然后選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了這條裙子。Caitlin Kirby說,她之所以做這條“拒信裙”,是為了表明,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遭到拒絕也是一個本來就應有的組成部分。

Caitlin Kirby的這種做法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本次命題是創設情境+定向引導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考生必須圍繞材料內涵和具體指向來立意行文,就事論事,合理類比和聯想,精準完成任務指令。

從題目來看,對真實情境的準確把握及合理體現是重中之重。材料中的 Caitlin Kirby用這種做法表明被拒絕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是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應有的組成部分。Caitlin Kirby面對被拒絕,樂觀面對,終于走到了學習生涯一個小高峰——博士論文答辯。其中引述的“拒絕裙”事件指向一個焦點話題——如何對待被拒絕的情況,并且巧妙地將其聚焦到一個細節——穿“拒絕裙”這一做法上;所以準確理解穿“拒絕裙”這一做法至關重要。

綜合來看,本次作文著力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使其學會主動思考、獨立思考,考查考生辯證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水平。

【精彩標題】

1.《被拒絕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2.《勇敢面對被拒絕》

3.《在被拒絕中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4.《接受拒絕,彩飾人生》

【寫作提綱】

1.Caitlin Kirby在博士論文答辯時,展示了她積極的態度,她穿著一條用17封拒絕信做成的裙子,出現在評委老師們的眼前。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遭到拒絕是一個本來就應有的組成部分。接受拒絕,不失為一種人生的智慧。

2.接受拒絕,是面對挫折時的一種坦然。人生之悲哀,莫過于一蹶不振,我們不妨坦然接受拒絕,因為生活不只有一種精彩。

3.接受拒絕是你認清自己,明確方向再出發的勇敢。

4.冷靜的你勢必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在拒絕中學會審視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人生智慧。

5.接受拒絕,是將拒絕化為動力,砥礪前行的執著。

6.如何面對人生的諸多不幸,Caitlin Kirby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正視拒絕,將每一次拒絕化為前行的動力,在最泥濘的道路上留下最清晰的腳印。

7.其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遭到拒絕本來就是應有的組成部分。但是在面對拒絕時,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喪失人生希望,重新收拾自己,重拾希望,帶著“被拒絕”的寶貴經歷,再尋出路,踏上成功之旅。

8.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還要繼續,唯有積極接受,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接受拒絕,擁抱拒絕,改寫拒絕,你也可以穿上一條“拒信裙”,你也可以彩飾自己的人生!

【優秀主體段】

接受拒絕,是面對挫折時的一種坦然。人生之悲哀,莫過于一蹶不振,我們不妨坦然接受拒絕,因為生活不只有一種精彩。余秋雨在《東坡突圍》里說蘇子“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若無一份面對困難的坦然,哪里會有勃郁的豪情?哪里會有東坡的世界和情懷?誰曾想,人生起起伏伏,仕途不順的蘇子,會因動人的詞章而名垂千古?遭拒后,坦然以對,華麗轉身后的人生或許更快意暢然。(語文匠點評:首先談“是什么”,借助余秋雨在《東坡突圍》中的故事來進行闡釋說明,將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進行分析。)

 

3.2020年寶雞市高考模擬檢測:名句類多材料作文,災難中的反思與成長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論中國》基辛格

2.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作家,方方

3.我們之所以贊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

4.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約翰·肖爾斯

5.我想等災難結束,穿越人海去擁抱我愛的人。

2019年歲末,一場災難悄悄地侵襲了中華大地,面對肆虐的病毒,有人恐懼、憂慮、隱瞞,但是更多的是迎難而上的壯士,他們是醫學院士、醫生、護士,是警察、服務人員、捐款捐物的普通人。這場災難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中國社會將發生怎樣的改變?你會發生怎樣的改變?聯系上面的言論,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特征明顯(詩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解析】

這是一篇多則名句、流行語材料與時事熱點類材料相結合的任務驅動型作文。作文材料緊扣疫情這個熱點話題,開始部分的五則語言材料將經典高雅與親民地氣相結合,既有大家名言,又有網絡流行語。語言材料的包容也為考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寫作和思維空間,考生可從勇氣、擔當、真情、團結、感恩、科技救國等角度展開思考。

【精彩標題】

1.《心存正義,何懼疫情》

2.《勇者仁心,可歌可泣》

3.《逆流而上,吾輩之責》

4.《疫情在前,責任在肩》

5.《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6.《勇字當先,“疫”中生情》

7.《山河有恙,“疫”路有我》

8.《與子同袍,“疫”路同行》

9.《泱泱大國,皆英雄也》

【寫作提綱】

1.如果說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那么勇氣就是這場戰斗中沖鋒的號角,面對疫情,唯有勇字當先,披荊斬棘,逆流而上。

2.逆流而上,勇敢戰“疫”。一個個最美“逆行者”,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我們筑起了一道鋼鐵般的長城。是勇氣,讓他們不畏死亡的考量;是勇氣,讓他們奮不顧身,斗志昂揚。

3.愈挫愈勇,化繭成蝶。勇氣讓我沉著、冷靜、理性地看待各種言論。經歷疫情,化勇氣為盾;經歷疫情,在以后的人生發展中將不再懼怕困難;經歷疫情,讓我化繭成蝶。

4.國之涅槃,銳不可。勇氣讓全國上下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在經歷疫情災難的洗禮后,國家的機制會更加完善,國民團結一心,銳意進取,勇往直前的精神信念必將再一次堅定。

5.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國家的發展也常常要歷經崎嶇坎坷,化勇氣為劍,銳意進取,未來一定一片光明絢爛,銳不可當。

【優秀主體段】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你可曾聽過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與親人告別時的深情話語?一襲白衣,是戰士出征的鎧甲。那一刻,“剪斷青絲”是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那一句,“無論生死”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誓言。英雄從不披披風、穿鎧甲,他們在歲月靜好時默默奉獻,在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回憶起他們當時的剛毅與堅強。(語文匠點評:寫作思路清晰,站在國家大局之角度,聯系防控抗疫中的人和事,展開對真正英雄的思考。語言凝練大氣、生動流暢,句式整齊,引用恰當。)

 

4.全國100所名校高考模擬示范卷:了解“中國精度”,把握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度”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國慶閱兵儀式上,空中儀仗隊“米秒不差”、整齊步伐渾然一體、車速誤差肉眼難察……受閱部隊軍威雄壯、氣勢如虹。現場與屏幕前的觀眾,無不為這樣的“閱兵精度”所震撼。中國航空產品零件精度是0.003毫米,航天器手控交會對接控制在18毫米范圍,這些精確的數字刷新著“中國精度”。

請以“精度”為主題,面向全校(統稱為“奮進中學”)同學寫一篇國慶后的晨會發言稿,倡議大家把握好“人生精度”,體現你的思考與認識,寫出具體建議與舉措。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審題解析】

這是一道“限定情境+限定主題+限定體式”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題。考生審題時要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概念,由“閱兵精度”→“中國精度”→“精度”→“人生精度”,一步一步深化認識,鎖定寫作主題“人生精度”。審題和選材時要有情境意識,聯系國家發展的現實,深入認識“精度”的價值和意義,進而思考自己應該追求什么樣的“人生精度”和怎么追求“人生精度”。材料提供的寫作情境是當下,選用事實論據也最好是當今人物。

文章主題已經限定,能寫出提升“人生精度”的價值、意義和對人生的影響,彰顯作者思考的深度,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舉措,對同學有所啟迪和幫助,這樣的文章才算成功。

【精彩標題】

1.《弘揚閱兵精神,把握“人生精度”》

2.《把握“人生精度”,提高學習成績》

3.《提升“人生精度”,助力高考圓夢》

4.《把握“人生精度”,提升生命質量》

5.《增強自律意識,提升“人生精度”》

6.《不斷刷新“人生精度”,從優秀走向更優秀》

【寫作提綱】

1.空中儀仗隊“米秒不差”,步兵方陣渾然一體,車速誤差肉眼難辨。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達到這樣的精度?

2.把握好“人生精度”,我們才能圓夢人生。

3.把握好“人生精度”,需要我們在思想上提升認識,堅持高標準。

4.把握好“人生精度”,需要我們在行動上學習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5.把握好“人生精度”,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增強規范意識,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6.知識的寬度決定人的視野,知識的厚度決定人的能力,而知識的精度則決定著一個人最終達到的高度。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精準無誤,臻于完美。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精度”,提升認識,圓夢高考,圓夢人生。

【優秀主體段】

徐立平的工作是為導彈發動機的火藥整形。在火藥上微調,各項標準要求十分嚴格,不能有毫發之差。靠著精益求精的技藝,徐立平將誤差控制在0.2毫米之內,保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成功發射。仔細想想,哪一件大國重器的問世,不是依靠大國工匠在“精度”方面的精益求精?我們呢,明明會的題,卻常常因為這里的遺漏或那里的失誤被扣分。同學們,苛求細節,才能保證質量。否則,怎能把握人生的精度?又怎能圓夢人生?(語文匠點評:事例典型,數字具體,敘述之后追問觀點本質,增加了思辨的力量。)

 

5.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高考模擬試卷:談談你身邊的中國當代文化現象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文化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無不有它的身影。作為時代青年,你一定在關注各種文化現象,并參與到文化傳播與交流中。

學校開展以“我與當代中國文化”為主題的交流活動,你可以介紹、講述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或者剖析、評價身邊出現的文化現象,與其他同學分享。

請從下列主題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土社會。

②除夕團聚、中秋賞月等傳統節日及習俗。

③各行各業中彰顯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此題與2019年全國卷Ⅱ作文形式基本相同,是帶有情境性和多個具體任務的材料作文。命題者引導考生關注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對身邊的文化現象更有自己的思考、見解。具體情境是在引導考生作文立意的方向,無論選取哪一任務,情境中都有寫作提示和方向,沿此思路展開論證才不會偏離方向。如任務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土社會,與上文提到的“衣食住行、鄉土人情”相對應,考生需要在鄉土社會中發現文化對自身的影響;而任務②除夕團聚、中秋賞月等傳統節日及習俗,考生可從節日習俗中挖掘其中的文化現象,帶領讀者感受節日習俗中的文化之美;任務③則要求考生對新時代長征精神這一價值觀念進行剖析、評價。

【精彩標題】

1.《文明鄉土 美美與共》

2.《中秋詠月文化之美》

3.《長征精神 亙古彌新》

4.《中秋詠月 文化綿延》

【寫作提綱】

1.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詩句想到詩中的那輪明月。千百年來,這輪明月早已浸入國人心中。人們遙望這輪明月,品咂人生,暢敘幽情。中秋習俗因時因地而異,但唯獨賞月這一習俗從未改變。

2.中秋之夜,抬頭望月,無論旅居在外,還是作客他鄉,總會在這一刻氤氳出最濃郁的鄉愁。奔波在外,為生計忙碌,我們一直奔走在路上,遇到苦與累,也從不與人說。只有到了中秋,望著那輪明月,我們才知道苦了、累了,停歇下來,只有家才是心靈棲息的港灣。

3.“圓月”背后不僅是親人的團聚,更是家國情懷的涌動。中秋圓月更像是一條精神紐帶,將具有共同文化根脈的人們牢牢凝聚在一起。

4.這輪承載個人思念與家國情懷的“圓月”,還給予了世人源源不斷的憧憬和想象,人們望月探索,腳步堅定。古時,人們對月是一種敬畏之心;今日,人們望月心懷憧憬并為之探索,步履堅定。

5.讓我們擁抱明月,憧憬月圓,感受其所散發的文化意蘊。這中秋“月”文化綿延不斷,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優秀主體段】

月圓家圓國團圓。月亮之上,寄托的不僅是個人思念,闔家團圓的期盼,更是家國情懷的涌動,奮斗力量的蓄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中秋圓月更像是一條精神紐帶,將具有共同文化根脈的人們牢牢凝聚在一起。中秋節早已成為傳統文化中對于國家統一、國泰民安等價值表達的重要載體,傳遞出國民對國家的深沉的愛戀。當無數個家庭沐浴月光之下,共賞圓月之時,這團圓的背后總有一群人在默默守護著大多數人的幸福與安定,他們把佳節思親的繾綣心緒升華為愛民為民的初心情懷;他們把對家人團圓的渴望轉變為矢志不渝的奮斗力量。他們肩負使命,心中有家國,如此家便成了國,國也就是家。雖未至家圓,但保國安康,保國團圓,千千萬萬家才能相聚。(語文匠點評:回歸文化傳統,皈依華夏初心。)

 

6.2020湘贛皖三省十五校第一次聯考:新時代背景下的青年擇業觀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

——摘自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思考》

材料二:十年前,你問起學生最想成為的職位是做什么,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他們想當“科學家”“老師”“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據新華網的職業意愿調查顯示,超過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職業是主播和網紅,參與調查的大部分是大學生。很多大學生認為:靠讀書來改變命運,需要寒窗苦讀二十余載;而當一個網紅,似乎只需要你對著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網《當下大學生最想成為的職業:網紅主播?》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擇業觀,而當代青年的擇業觀不只是個人的事,還與社會、國家息息相關。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在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上,寫一篇發言稿和同學們交流。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審題解析】

本題屬于真實情境下的多材料給命意任務驅動作文。材料內容由馬克思“青年擇業觀”引入,聯系當今網絡時代的社會熱點,給出針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寫發言稿的情境任務,內容貼近考生生活,擇業話題與“青春、時代、社會、國家”緊密相聯,旨在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乃至人生觀,落實高考“立德樹人”的考查目標。材料一馬克思的這段話,教育青年人在擇業時要站得高看得遠,不能只考慮個人的完美,還要想到他人的幸福,個人完美和同時代人的完美相依相存;材料二展現當今社會中部分青年人擇業觀的轉變,與材料一形成了現實反差:十年前和十年后,由想當“科學家”“老師”“警察叔叔”,變成了最想成為網紅主播。原因很簡單,“寒窗苦讀二十余載”,一個字“苦”突出靠讀書來改變命運的不易,隱含對當下青年大學生擇業觀的擔憂。兩則材料一正一反,形成對比,再加上引導語的指引,只要認真閱讀,審題難度不大。

【精彩標題】

1.《青年擇業,家國天下》

2.《縱馬新時代,擇業闖天涯》

3.《我擇我業,我盡我責》

4.《讓職業選擇與時代同頻共振》

5.《擇我所愛,許身家國》

6.《職業幸福咋規劃,小我融入大國家》

7.《深植厚壤,頭頂星空》

8.《擇心之所向,立利國之業》

【寫作提綱】

1.新華網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95后最向往的職業是主播和網紅,我們究竟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呢?

2.馬克思告訴我們的:“職業選擇應該遵循的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我認為,職業的選擇應將個人興趣與時代需要、國家需要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既無愧于心,又實現自我價值。

3.超過一半的95后最向往的職業卻是主播和網紅。這種選擇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與責任的指引,只是拒絕奮斗的頹喪,是目光短淺的浮躁與功利。

4.沒有哪份職業是輕松的,只有內心真正地熱愛,才能不懼工作中的困難,堅持到底;也只有干一行愛一行,腳踏實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業。

5.職業的選擇還與國家、社會息息相關。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會,才能在每一份職業中做到無愧于心,才能實現自身的完美與人類的幸福的統一。

6.時代的進步與祖國的發展給了我們更多職業選擇,我們的奮斗與收獲也能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為時代的幸福增色,這是一個成就與自我成就的過程。

7.愿我們擺脫不勞而獲的思想,帶著熱愛,選擇理想的職業并為之奮斗,做時代中的一顆星,點綴時代的天空,讓更多人看到璀璨星光!

【優秀主體段】

頭頂星空昭示的則是明日棟梁的赤誠情懷。保爾·柯察金的夢想是獻身壯麗的革命事業;康德的愿景是探索精深的道德律;而吾輩青年的目標也終歸是回饋社會、奉獻家國。不必說政界領袖解民倒懸,也不必說名人碩師引領時代,只要看看身邊三尺講臺上園丁的辛勤汗水,望望不遠處執勤民警的無私付出,就足以令人泫然。國家是我們發展自己的平臺和后盾,國家愈強大,我們的夢想才能更瑰麗,更擲地有聲。青年的價值也在于給予和回報,當我們將個人的成長注入時代洪流時,每位奮進者也必會散發高尚的馨香。(語文匠點評:精心分論點,將“時代青年的本分扎實”與“明日棟梁的赤誠情懷”并置而觀,逐一論證,然后聯系實際做一縱深的理性闡述,使得整篇文章形式既相對靈活自由,又有明晰的思路和內部的勻稱感。)

 

7.鄭州市2019年高中畢業班第二次質量預測:批判的力量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類歷史上,批判產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對“地心說”的批判,才揭開了我們所處星球的真相;正是費爾巴哈對唯心論的批判,才驅散了人們認識上的迷霧。

不僅如此,哥白尼構建了“日心說”,勾畫出太陽系運行的真實圖景,為近代天文學鋪平了道路;費爾巴哈貢獻了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為馬克思主義登場掃除了障礙。而在世界的東方,毛澤東在新中國誕生前夕莊嚴宣稱:“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全面理解材料,聯系社會現實,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這是一則哲理類材料作文。主體材料由兩段文字組成,第一段首句為總寫的觀點句,提出的論點是“人類歷史上,批判產出了巨大的能量”,后面的文字是以哥白尼和費爾巴哈為例來論證批判的意義和價值。第二段,仍是闡述批判的能量。但考生審題時,需要關注“不僅如此”“而在世界的東方”等語句,可以發現,此段在強調批判的能量時所呈現的遞進關系,在文意上對第一段有所提升和延伸,總結概括即在批判的能量上,西方和東方產生共識,我們不僅應看到其對“舊”的批判,更應看到其對“新”的建設。并且,重點不是摧毀與破壞,而在于建設和創新。批判是出發點,是過程,但絕不是目的,也不是終點。

【精彩標題】

1.《借助批判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

2.《批判是歷史前進的助推器》

3.《批判是帆,發展是船》

4.《理性批判,善于建設》

5.《批判與建設同在,理性與勇毅共存》

【寫作提綱】

1.文明的發展進程,總是伴隨舊與新的“破”“立”滾滾向前。正如毛澤東所言:我們要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2.這破壞與建設展示出來的,正是批判的能量。

3.批判是文化與文化的對撞,需要質疑權威、絕不盲從的勇氣。正是先賢有質疑權威、不盲從跟風的勇氣,才讓我們見識到“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批判精神,承繼到由批判而來的精神碩果!

4.批判是制度與制度的較量,需要的是挑戰歷史和權威的勇毅。

5.批判需要有理性的思量、重建的擔當。

6.批判,需要質疑和不盲從的勇氣,更需要理性和重建的擔當。面對錯誤與問題,我們當用批判重建明之塔的基石,而不是摧毀民眾的信心。

7.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熱諷,也不是痛快一時的情緒宣泄,而是破與立的對立統一、批判與建設的相得益彰!批判與建設同在,理性與勇毅共存!

【優秀主體段】

新冠肺炎的抗戰尚未取得勝利,作家方方的日記卻引發了一場被政治利用的族內戰爭,在病毒橫行、國人同仇敵愾的時候,上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劇。為何?因為方方沒有想到,批判也要理性的思量、重建的擔當。我們固然需要盛世危言,但不該有過多消極情緒的宣泄;固然有死亡的恐懼脅迫,但我們的目光也更應該投注到院士領航、醫生逆行、無數無名勇士負重前行的希望之途上。作家的筆該寫出希望的光,作家的影響也該傳遞重建的能量。(語文匠點評:連連質疑,氣場強大;關聯詞連綴,邏輯嚴謹。)

 

8.2020山東省六地市部分學校3月線上考試:變化的科技,不變的生活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一眼手機,不斷刷新著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飄在風中的代碼時時刻刻左右著我們的情緒。豈止是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放眼望去,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北斗導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個角落從孤立變為聯系的整體,它可以讓千里之外的陌生變為熟悉。然而我們在為此狂歡的時候,對身邊的人與事又知多少?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思辨色彩突出,書寫認真,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本題為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但本題在具體要求上與以往的作文有些不同,明確要求“思辨色彩突出”,考生要全面、深入地分析作文材料,辯證思考,得出最佳立意。如本則材料主體部分強調的是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好像可以對科技成就大寫特寫,但材料的最后一句話“然而……”,以反問語句直擊人心,提醒考生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也應該思考科技與生活的關系,理性對待科技,不能將人類異化為科技的“奴隸”,而失去對生活本真的思考。

【精彩標題】

1.《關注科技,勿忘本心》

2.《科技利弊,審慎對待》

3.《利用科技,絕不依賴》

4.《莫被科技綁架》

5.《變化的科技,不變的生活》

6.《科技狂歡,尤需冷靜》

【寫作提綱】

1.從嫦娥四號登陸月背到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從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沖刺期到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領域結出豐碩成果。科技讓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改變,科技帶來的變革早已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借助科技手段,人們完成了許多前人渴望但無法實現的壯舉。科技解放了生產力,帶來了社會變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3.智能化家庭場景的實現,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就連最基本的家務活也可以交給智能機器人來完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智能完成。

4.然而,我們在為科技而狂歡的同時,是否也該冷靜下來,想想真正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5.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對電子設備依賴越強,必然減少與家人的交流,時間一長,親情自然淡化。人應該駕馭外物,利用科技,但絕非為外物所控制。

6.科技狂歡之下,我們尤需冷靜:在科技造福人類的今天,我們該如何保持人之為人的尊嚴?

7.我們要學會活在當下,回歸到自然狀態,回歸生活的本真,深度體驗生命的每一刻,因為這種“奢侈品式”的體驗會讓我們感覺到人之為人的美好。無論科技如何發達,它都只是人類探索和改變世界的工具,不能成為人類心靈的桎梏,更不能成為人類情感淡化的助力。

8.利用科技無可厚非,這也是科技產生的應有之義,但我們卻不能盲目依賴它們,甚至將自己異化為奴,而應該回歸生活,記住我們首先是一個人!

【優秀主體段】

借助科技手段,人們完成了許多前人渴望但無法實現的壯舉:飛上藍天,潛入深海,相隔萬里卻能喃喃耳語……科技已把世界的每個角落從孤立變為聯系的整體,它讓地球儼然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哈佛大學教授史蒂芬·平克說道:“誰也不用質疑人類文明最輝煌的是哪個時期,答案肯定是今天這個時代,而能夠超越今天的就只有明天。”科技解放了生產力,帶來了社會變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語文匠點評:短句明快,結合科技的驚人壯舉來列舉其重要意義。)

 

9

9.2020武漢高三3月調考:眾志成城,彰顯中國力量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98年,抗洪搶險,我們眾志成城,齊退洪峰;2003年,抗擊非典,我們眾志成城,同抗疫潮;2008年,汶川地震,我們眾志成城,共赴國難;2020年,冠狀肺炎,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眾志成城”,簡單的一個詞,卻包含著這么多豐富的內涵,蘊藏著多少磅礴的力量。

請你根據上面的材料,設想你是電視節目主持人,面對廣大聽眾朋友,宣講對“眾志成城”的思考和認識。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解析】

1.習作真實情境要求考生從國人應對幾次災難的真實情境中解讀眾志成城的內涵和精神力量,體現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2.明確驅動任務。考生要以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身份,為聽眾宣講對“眾志成城”的思考和認識。這個寫作情境就要求考生能將自己代入其中,從主持人的視角來看待歷次災難面前中華人民的表現,視野要廣,格局要大,同時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傳遞眾志成城的精神信念。

3.確定價值判斷。材料體現的價值觀是:青年學生應該樹立家國意識,強化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比如當下的新冠疫情時,要有一種責任擔當意識,團結起來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精彩標題】

1.《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2.《“眾志成城”彰顯中國力量》

3.《“眾志成城”,托起希望的中國》

4.《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5.《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6.《青山一道同風雨》

【寫作提綱】

1.“眾志成城”的意思是大家同心協力,就像城墻一樣的牢固,常用來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正是憑借眾志成城的精神信念,在災難里奮進,在奮進中崛起。

2.歷數中華民族的災難時刻,各種飽含責任與愛的顏色,逆行而上,在災區穿梭救援。

3.眾志成城是我們面對風雨時不畏艱險、共克難關的勇氣。

4.眾志成城是我們面對災難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

5.面對新冠疫情,我們只有團結互助,眾志方可成城,才能據險于外。

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與國家捆綁在了一起,災難危機面前,我們更是生命共同體。7.王昌齡曾說:“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無法阻隔我們風雨同舟的攜手,地域也不會隱沒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頭上那輪共有的明月。

【優秀主體段】

汶川地震后,全國各省市開展了對口支援工作,幫助汶川迅速恢復生產建設。十年時間,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汶川屹立在世人面前。2008年,南方雪災,全國各地給予災區無私幫助,共度時艱,寒冷的冬天,因為有了愛而多了份溫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各個省份捐贈生活物資,一車車糧食,一車車蔬菜,訴說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慷慨大愛。(語文匠點評:時間為序,災情為綱,溫暖質樸的話語,深刻入心的情誼。)

 

10

10.2020山西、河南高三2月摸底考試語文試卷:科技輔助保障安全,公民素養才是關鍵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我國交通管理部門積極作為,應對城市發展形勢的客觀要求。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燈桿、高清探頭等,成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

某市一輛公交車在正常行駛中,突然沖出護欄,墜入江河,后據權威媒體得知事件原委,一名乘客忘記到站下車,與司機發生沖突最終導致慘劇發生。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你結合材料,發表你的看法,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確文體,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審題解析】

這是一道雙材料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者給出兩則相關卻又含義不同的材料,引導考生思考一個社會問題:在無視規則、任性而為的人們面前,任何先進的儀器和有序的規則都沒有了意義。從而引發我們思考——人類文明社會的共建,需要每個個體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規則,否則我們的社會將是一盤散沙,每個個體的幸福生活也將有所依托。只有每個社會人都來維護有序的社會規則,我們才能擁有交通安全和祥和安樂的生活。

考生要能夠通過現象分析事物的本質,由此及彼地展開聯想,而不是就事論事、泛泛而談,從而表達自己深刻的見解,體現良好的思維品質。

【精彩標題】

1.《社會文明既需要智能保障,更需要公民素養》

2.《真正的安全保障是我們的公民素養》

3.《智能社會更需要文明素養保駕護航》

4.《文明才是強大的安全系統》

5.《抓安全應先抓公民素養》

【寫作提綱】

1.我國交通管理部門積極作為,應對城市發展形勢的客觀要求。

2.一切良好的制度體系,在不尊重社會規則的人面前,終究只會是一種擺設。因此,抓安全要先抓公民素養,要讓公民自覺遵守社會各項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現代社會中,不守規則的例子比比皆是,闖動物園、阻停高鐵等熱點事件,無不說明規則意識在一些人心中可謂淡漠至極。信守和遵循規則,可以讓個體在社會系統運行中極大地減少不確定性,降低生存風險。

4.抓安全應先抓公民素養,不僅管理部門要抓,公民也要抓好自身建設。

5.遵守規則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尊重規則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6.我們要有不觸犯社會底線的定力,用自身的行為踐行規則、彰顯文明。堅決摒棄不文明的行為,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常懷一顆律己之心。

7.社會是一個整體,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都需要遵守社會各項規則,做有良好道德素養的公民。

【優秀主體段】

遵守規則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尊重規則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人人都我行我素,逾越規則底線,任性而為,那么,社會豈不亂了套?在規則被漠視和踐踏的地方,每個人都可能是加害者,也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只有我們強化自身的規則意識,我們的社會才能有序運轉。所以,規則意識是每個公民的必修課,有沒有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強不強,不僅決定我們做事的效率有多高,也會決定我們自身的素養。(語文匠點評:嚴密的道理論證,環環相扣,符合事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8:07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8:17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京山县| 县级市| 云安县| 名山县| 扬州市| 三江| 张北县| 济宁市| 阳新县| 苍溪县| 察隅县| 庐江县| 蛟河市| 芦山县| 柏乡县| 潢川县| 和田市| 苗栗县| 永昌县| 海安县| 松滋市| 辽阳市| 黄大仙区| 龙山县| 河津市| 安康市| 图木舒克市| 阜新市| 衡南县| 雷山县| 鹤岗市| 亳州市| 揭西县| 那坡县| 东山县| 马尔康县| 庄浪县| 延庆县| 金塔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