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時期,父母還能管住孩子,到后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越大越難管教。我們也是愁眉不展,很多孩子從10歲開始就變得很暴躁的樣子。尤其是在初中還有高中時代,孩子經常跟著別人一直跟風的樣子,面對父母的愛嘮叨的時候,他們很是反感的樣子。
1、從生活細節著手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給他們獨立空間。不要老想著像小時候一樣控制他,他們也是很是激動,他們在這階段。他會開始沖破傳統的枷鎖還有約束的行為,他們的叛逆因子在心中開始萌芽。他們會表現得很叛逆的樣子。
我們父母們要知道,你的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叛逆狀態,會讓你們可能感到不適感。父母們會變得焦慮不安的樣子,我們要明白這一點來。
2、讓孩子知道責任
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經常會以自己為中心,我們父母們習慣于讓孩子依賴自己,殊不知孩子不吃這套。總想著孩子跟著自己走,經常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想法。我們從孩子幼兒時期就要開始讓他學會什么是責任心,比如:孩子在青春期他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我可以借錢給你,然后你過幾天自己去打工還給我。而不是依賴父母。后來這位孩子,他也在其中學會怎樣承擔責任的能力,再后來,他成為了外國有名的總統。
3、家長要學會向孩子撒嬌
很多父母對孩子而言,經常是不計回報的那種。他們經常各種方面滿足孩子,對孩子來說他們覺得父母對他好是應該的。就好比,上次網上發酵的事情,錯話人生的兩位主人公,姚策還有郭威他們。姚策由于長期受養父母的庇護,他活到28歲,他還不知道怎么感恩父母。養父母為他的病情整日奔波,幾乎掏空家里的所有,他還對養父母冷眼相待。
甚至還把養父母的微信刪除了,他的養父母整日勞作還給他買了一套房子。當他知道姚策還不是自己的兒子,他們也是一如既往地愛護他們。相比養子的做法,真是讓人心寒到極點。我們要知道,孩子要從小學會感恩父母,不要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好是應該的事情。
4、不要老是指揮他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普遍比較敏感,面對他人對他人大聲說話,他們也是表現的十分反感。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老想著指揮孩子。還有不要老是對他們下命令那種,孩子聽了也是很煩躁的感覺。這時候的孩子他們妄想成為大人,你一味地老是對他指手畫腳,他們當然表現的是不高興的狀態。
5、約法三章
比如跟孩子約法三章,在日常生活中,不偷聽孩子打電話,還有孩子在房間做什么父母也不干涉那種。還有孩子要交什么朋友,還有不隨意進入孩子的房間。注意孩子的隱私,如果父母違反了這些條例,我們父母們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給彼此相應的讓步,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平等的對待。
6、不要老是夸獎他
孩子每次考試總是粗心大意的那種,他的媽媽看見他的試卷,就會說,你同樣的錯誤為什么會犯兩次呢,當著我們大家的面一直批評他的孩子,孩子一直垂著頭在聽。我們聽了也是醉了,他自己還給自己辯解起來。我覺得孩子明知道這樣錯了,父母不要老是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對孩子經常表揚他,不然他們會得意忘形下去。我們要適當地表揚他,孩子才會進步,反之孩子就會退步。
7、讓他改掉不好習慣
我們要想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就要明白,我們一天兩天就能看到效果的,孩子現在處于青春敏感時期。我們要好好地以孩子為主,不要老是給指揮他,老想牽著孩子的手前行,我們應該孩子獨立前行。要多注意那些,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孩子的隱私,畢竟每個人想要保留自己的秘密。你不要想著挖出孩子的秘密,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禮貌的。我們要多注意起來,平時遵守好孩子的空間,不要想著越界下來。孩子在這期間想要成為大人,那就讓他感受一下大人的艱辛,他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他們也會慢慢地成熟起來。
總結: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幼兒時期那么好管理,我們也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不要老是想要試著控制孩子,對孩子來說只會適得其反的樣子。孩子反而更加要反抗你。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隱私保護,不要妄想隨著進入孩子的房間。也不要老是偷聽孩子打電話,也不要干涉孩子玩耍。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模擬大人的樣子生活。
讓他提前感受大人的處境,這樣他們才會知道父母為啥會變成什么樣。他們也會多理解父母一些,同時父母也會學會向孩子撒嬌,不要老是對孩子百依百順的樣子。我們也要試著讓孩子了解你的感受,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不要老是對他們付出,不然他們不懂得感恩。從小也要讓他學會責任是什么,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讓他們在幼兒時期就要知道這一點,比如做錯了事,自己要知道這些事情。讓他學會自己處理,自己學會從中得到責任二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