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陸游《游山西村》│093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注釋
①選自《劍南詩稿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臘酒渾〕臘月所釀的酒,稱為“臘酒”。渾,渾濁。酒以清為貴。
③〔足雞豚(tún)〕備足雞肉、豬肉。豚,小豬,這里指豬肉。
④〔簫鼓追隨春社近〕將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蕭鼓聲隨處可聞。古代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豐收。
⑤〔閑乘月〕趁著月明來閑游。
⑥〔無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即隨時。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解說
《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詩人以明快、抒情的筆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農村風光圖。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以勸說別人不要嫌棄農家臘酒渾的口吻,寫農家在豐年殷勤待客的情誼,間接抒寫了自己在山西村農家做客時的感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接著青山,水路往復回環,小路曲折,有時像是陷人絕境,卻忽然在轉彎處看到另一個美妙去處。“山重水復”可見地形復雜,顯出所經山水之無窮變化。一個“疑”字點明這變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致。“又一村”則寫出自己的欣喜之情。這兩句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農人歡天喜地地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樸的風俗,淳厚的農民,使詩人流連忘返。“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頸聯與尾聯所抒寫的,正是詩人的悠閑愜意之情,以及對古風猶存的吾土吾民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