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家長抱怨:
–以前小時候好乖的可討人喜歡了,上初中開始很愛頂嘴,多說兩句都不行!
–說什么都不聽,偏偏跟你對著干,而且各種不耐煩。
–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像小時候一樣屁大點事blabla分享,現在問了就說:說了你也不懂……
–不想對他生氣,但是恨鐵不成鋼,每次都忍不住以咆哮結束對話……
以上可能是很多家里有青春期娃的父母遇到過的場景。孩子已步入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孩子開始“不受控制”,用大人的話來說就是不聽話。
孩子不想要聽父母教訓說“你該做這個、你不該做那個”,父母也沒有辦法讓孩子理解或配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開始頻繁出現親子矛盾,孩子和父母都感到沮喪和痛苦。
父母可能也意識到孩子步入青春叛逆期了,但是,如何引導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就有些迷茫了。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局限在孩子“不聽話”的思維里總是想去“教訓”他,否則將會大失所望,甚至嚴重破壞親子關系。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和好奇心強,儼然一個“小大人”,他們在為自己的“自由和權力”抗爭。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能力進一步提高,對他人對外界有自己的判斷,表現出一種略顯幼稚的獨立性,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他們要想沖破一切身心上的束縛。但是由于他們心智并未成熟,內心經常處在矛盾中,表現得很焦慮,容易產生沖突和反抗。
下面給大家說一說家長采取什么方式幫孩子做心理疏導
1、尊重傾聽,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父母,家長在面對孩子一些幼稚的表現時,予以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很重要。
孩子自主意識強了,開始萌生很多好奇事物和新鮮的想法,父母積極溝通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有助于孩子在青春期正確認識自己,不卑不亢。
家長要學會放下長輩的姿態跟孩子平等交流,哪怕孩子的想法還很幼稚也要認真傾聽。青春期的孩子感覺到被尊重也會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父母也能及時幫忙解決。
2、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一旦學會換位思考,從青少年角度為自己的孩子考慮,能從根本上避免很多沖突。孩子的分享欲不會像孩童時期張口就來,因為他自尊心強了,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擔心自己說錯會承擔什么后果。
不管孩子出現什么問題,不要第一時間反駁、責備或懲罰,而是換個角度積極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家長給予理解和包容,孩子更愿意敞開心扉。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對家長的巨大考驗,家長盡早意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及時調整跟孩子的相處方式,相信能幫助孩子順利平穩度過青春期。
大家有不同想法的請在評論區留言吧!
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