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網課是沒有想到的,上午還在學校上班,下午就接到了網課的消息,我真希望不要和兩年前一樣,把學校的課程表直接搬到線上。
如我所愿!學校下發(fā)了新的網課課程表,新課程表縮短了時間,有的科目還能多班聯播。我琢磨了釘釘群,有三種形式的上課模式:群直播,群會議,在線課堂。每一種形式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可以根據上課的需要靈活使用其中的某一種。
因為是第一周使用網課,我準備講解一份小試卷,這份試卷是上周五學校宣布要上網課時,我給學生印制的,這份試題都是鞏固第四單元基礎知識的練習,我是從三方面組織第一節(jié)網課的。
一、開攝像頭露臉,開麥克風做好上課準備。
上周五,我做了一次調試,由于網絡的原因,學生進入課堂的速度快慢不一,要請學生在線回答問題,老師才點擊連麥請求會導致耗費時間,學生也會因為網慢情緒不好。今天,我提前5分鐘開啟了在線課堂模式,請求所有學生已進入課堂就打開攝像頭,并把麥克風也打開,這樣學生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上課的狀態(tài)。
如果學生不開攝像頭,他們就認為沒有能看到他,就會做與上課無關的動作。第一時間開麥克風,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與自己無關的動作和聲音會被老師和同學聽見,從而倒逼自己進行約束。做好了這兩步,后續(x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節(jié)約時間,也可以隨時關注學生上課的狀態(tài) ,避免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頻繁發(fā)號施令,影響到學生的情緒。
二、展示學生的試卷,引發(fā)學生的重視。
我把頭一天布置的練習試卷做了批改分了三類:做題認真的,粗心有誤的,未做完的。我把粗心有誤的小卷從群里下載下來,在展示到互動黑板上,學生看到了練習試卷,趕忙在查看是誰寫的,我提示大家誰寫的不重要,大家已經做過一遍,現在請大家把展示在你眼前的第一二題批改一下,我把虛擬“粉筆”遞給了三個同學,要他們分別批閱三行。
馬同學指出前三行中“避免”寫成了“必勉”,“避免”這個詞是《十六年前的回憶》中的一個詞,如果寫錯了,說明沒有查看課本,寫完也沒有改正。我經常告誡學生做練習不是完成任務,做完就完事了。在做題的時候,可以不看書,寫完一定要查課本,不明白的要查資料,不會寫的字詞要鞏固寫會,爭取做到做練習要達到會的程度。
三位同學興致勃勃地糾正著展示的試卷上的錯題,其他同學也說要試試在手機屏幕上操作的體驗,大家和專注地看著同學的操作,有的還在指點。展示完一二題,我要求大家再查看自己寫的,哪些是對的,哪些是粗心錯的。我隨機叫同學在線陳述自己的做題情況,很多同學陳述的情況和我批改作業(yè)時一樣,這樣我就能斷定誰是認真聽講,誰在開小差。
講到“積累默寫”和“根究所學知識完成練習”時,我不僅僅讓學生聽講和修改自己寫錯的,還要求學生動手翻課本,把做的題和課本練習起來,這樣做為了避免學生走神,還可以在鞏固一次。網課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專注于課堂,調動學生動起來,學生才不會感到自己被命令,就愿意和老師配合,因為小學生是喜歡動的。
三、再次聽寫,檢驗聽課學習質量。
整份小卷講解反饋完,我請同學們把自己的試卷對折再對折,大家很奇怪,但是照我說的做了。然后我要求把默寫本打開,要聽寫剛才講評的卷子上的一題和二題。大家才明白過來。
我聽寫了五個詞語,未同學把“徹底”的“底”寫丟一點。
整節(jié)課,學生都沒有時間分神,都覺得不跟上老師的思路就會露餡。這第一節(jié)網課的意圖達到了:就是通過在線上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以及時的檢查評價,督促學生全心上課。
上網課,我們不必糾結學生怎么就不聽話,也不必糾結于哪種形式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學生的一舉一動,應該如何調動大多數學生沿著課堂路線動起手和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