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不過他們在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題
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題:
- 1歲半:愛唱反調
- 2歲:開始關心他人
- 2歲半: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第一叛逆期
- 3歲:喜歡與人分享
- 3歲半:缺乏安全感
- 4歲:愛吹牛
- 4歲半:分不清真實與幻想
- 5歲:可愛的黃金年華
- 5歲半到6歲:極端自我中心
- 7歲:喜歡獨處的年齡
- 8歲: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
1-2歲
2歲前后的“小壞蛋”最突出的表現:“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有了自我意識,但他們不懂得表達。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也不想蠻不講理。對待這么小的小寶寶: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
生活規律:餓了、累了、困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采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移注意:這么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如,你抱孩子吃飯,孩子不肯,你不必堅持。拿些小玩具哄哄他,等他心情愉快時自然會吃。
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 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3歲
三歲的他是個快樂的年紀,他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于接受,也樂于分享。他會經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
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情緒發展上,會呈現一個穩定狀態。此時他已經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固的自我概念。
同時三歲也是個“我們的年齡”。他喜歡說,我們來,我們一起來散步。這種一起讓他有依賴的感覺。同時,他也喜歡分享,經常和媽媽說,你幫我做,或是你做給我看。
在語言能力上他的發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
但好景不長,當你還在享受這段美好時光時,時間已經悄悄的把他帶到另外一個成長階段。這就是穩定之后會出現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了。
3歲半
三歲是合作的年紀,三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三歲半到四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
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凡事都想和她做對。三歲半是一個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常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他經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如他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笑一分鐘。但只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
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時期,但孩子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對,而是他處于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們多費精力,多花心思來處理。
4歲
四歲小孩的心是活潑的。 喜愛冒險,喜愛刺激,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歡新的地方,新的玩具。
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精力充沛、活蹦亂跳、無拘無束,對什么事情都躍躍欲試。現在他經常說話多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時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自我的領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與四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 與他一起分享和創造。
- 不理會他的不好的行為。
- 接納他的吹牛。
- 給他一段專屬時間
- 給予口頭規范
- 和他商量
- 盡量避免會有麻煩的情景
- 不要在電話中閑聊(四歲的孩子都討厭媽媽電話閑聊)
- 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導
- 使用秘密字眼
- 以輕聲細語取代吼叫
- 有時不妨也吹吹牛
- 全心全意和他談話
- 謹慎的選擇電視節目
5歲
五歲,開朗而愉悅的年齡。 五歲的孩子象陽光一樣,溫暖,明朗。
五歲小孩是母親愿望的實現。那個小搗蛋,終于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的世界都以媽媽為中心。他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他張大眼睛,好奇的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
五歲,黃金年齡。
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6歲
美好的5歲之后,就進入暴風驟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這個叛逆期的特點,是孩子極端的、同時的兩極化。他有本事在轉瞬間討厭剛才還滿心喜歡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對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就要這樣 ! ”
6歲娃同時在兩個極端游走。他可以在學校里做一個模范生,回家里當一個小惡霸。他什么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他頑固、自負、蠻不講理。其實,他這么做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他自己的安全感。
因為,他現在處于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他的身體發膚好象都格外對疼痛很敏感。
給6歲女孩子梳小辮兒很可能讓孩子疼的哇哇叫。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你詫異他怎么比過去嬌氣了好多。 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多關注些,多呵護些。
他與媽媽的關系也游走于兩極之間。他既深深依賴媽媽,又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賴任何人。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
6歲娃,對“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慣常現象!
還有,孩子并不總說真話。他會一口否認是他打碎了花瓶。如果你問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夠得著的?”他又會詳細介紹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