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兒子兩歲半了,好不容易擺脫“睡渣”的行列,卻又來到了“飯渣”的隊伍。每天一到吃飯的點就開始各種折騰,一頓飯下來,如果不喂基本吃不了兩口,喂飯勉強好點,能吃個大半碗。眼看著孩子身高體重一步步落后于同齡人,莉莉心里別提多著急了。
對于0-6歲的孩子來說,家長最憂心的事除了睡覺就是吃飯了,特別是習慣了被“喂飯”的孩子。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吃飯呢?如何讓孩子主動吃飯呢?本文將為各位家長分享一個小妙招,親測非常實用哦!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好好吃飯?
孩子不愿意吃飯、不能夠好好吃飯,家長們常常會為此感到頭疼。有很多家長把孩子不肯吃飯歸因于“孩子吃太多零食”所致,其實并不只是如此,家長的教育引導方法也很重要。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原因一般有如下幾種。
原因一:孩子不餓
家長首先要明白一點:孩子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想要吃飯,一個從來沒有感受過饑餓的孩子,他是不可能去主動好好吃飯的。如果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家長首先要考慮孩子是不是還不餓。
原因二:吃太多零食
零食是孩子吃飯路上的“天敵”,零食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味覺敏感度,還會刺激孩子的腸胃,影響孩子身體的消化能力。愛吃零食的孩子大多數是到了飯點就會愛吃不吃,甚至拒絕吃飯。
原因三:運動量不夠
孩子吃了東西需要消化,想要食物更好更快地消化,孩子就得多運動。如果孩子整天就是吃完飯躺著看電視玩手機,那么孩子到了飯點不餓也是正常的事,因為他前一頓吃的還未消化,這一頓怎么吃得下呢。
原因四:身體不適
當孩子身體不適時,也會出現不愿意好好吃飯的現象。如果是因為身體不適引發的不愛吃飯,通常還伴隨著其它不適,比如睡眠、精神狀態等,需要家長綜合判斷,及時就醫。
孩子不能乖乖吃飯,家長可以學學幼兒園老師這招,百治百靈親測有效
孩子不能好好吃飯,著急的往往是家長,因為孩子只有好好吃飯才能身強體壯,有抵抗力。如何你家有個不愛吃飯的孩子,不妨學學幼兒園老師這招,百治百靈親測有效。
幼兒園也有個不愛吃飯的小朋友
班上有個孩子也是個不愛吃飯的主,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就磨磨唧唧,看著別的小朋友吃飯,自己只吃幾口。即便是老師喂飯,孩子也是愛吃不吃,找各種理由拒絕吃飯。
幼兒園老師發現后,想了一個小妙招來刺激這位不愛吃飯的小朋友
幼兒園老師發現這位小朋友不愛吃飯,便想出了一個小辦法:下次吃飯的時候給別的小朋友都盛了滿滿一大碗,就給這位小朋友盛一小口飯。這位不愛吃飯的小朋友看到老師只給自己這么一點飯后,突然委屈地質問老師:為什么自己只有一點點飯?別的小朋友卻有很多。
最后,這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刺激下開始大口吃飯了
老師聽到這位不愛吃飯的小朋友哭訴后告訴他:“你不是不想吃飯嗎?那你就吃一小口好了。如果你還想吃,那你把這口吃完,老師再給你盛多一點”。就是這樣一個小妙招,讓這位小朋友從此開始大口吃飯,每次一碗滿滿的飯都能吃光光。
除此之外,家長把握住這3個細節就不用擔心了
家有“飯渣娃”的確讓家長很焦慮和糟心,如果以上招數對你家孩子不起作用,他仍然還是個妥妥的“飯渣”,那么家長還可以嘗試這樣做。
嚴格控制孩子吃零食
不管在什么時候,家長都不要把零食當做主食給孩子吃,更不要孩子一喊餓就給孩子投喂零食。零食不僅僅是導致孩子不愛吃飯,更重要的是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吃零食。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
家長平時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運動不僅能強健孩子的體魄,還能促進消化,孩子在消耗完體內的能量后會主動要求吃飯哦。
嚴格執行吃飯標準
①訓練孩子好好吃飯期間,告訴孩子吃飯必須在餐桌上吃,且吃飯時長不能超過半小時,時間一到就不能再吃了,避免孩子養成吃飯拖拉的情況;
②孩子吃飯拖拉沒吃飽,還沒到飯點就餓了,家長不要不管孩子,可以在安撫孩子后告訴孩子必須要在下一頓吃飯時間才能吃飯。安撫孩子是為了避免孩子產生不好的情緒,不妥協是為了學會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不好好吃飯的后果)。
③不管孩子多餓,堅決不給零食。夜間實在太餓,可以給孩子喝一點牛奶,但需要告訴孩子“僅此一次,下不為例”。讓孩子明白不好好吃飯是需要自己承擔后果的。